光猫接2个无线路由器对网速有影响吗
近期,一条网络消息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初见此消息时,我们三易生活的反应与众多网友如出一辙。初时惊讶,接着便是会心一笑,甚至对其不屑一顾。
在常规理解中,当用户选择不使用光猫内置的WiFi功能,而是外接路由器作为网络连接中心,所有设备都通过路由器接入互联网时,运营商所设置的“一个宽带账号最多只能接入一定数量的终端”的限制似乎就失去了作用。
深入探究后,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
我们必须了解一个基础知识点:所有联网设备都有一个独特的标识符——MAC地址。当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通过网线或WiFi连接到运营商提供的光猫时,光猫会通过识别这些设备的MAC地址来了解同时联网的设备数量。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技术角度来看,如果运营商真的想要知道“一个宽带连接了多少台设备”,他们的办法远不止统计联网设备的MAC地址这么简单。
以我们办公室使用的路由器为例,它具有TTL伪装功能。不同的设备发出的数据包内部有一个叫做“TTL”的值,这个值是存在差异的。在高端路由器中,数据包的TTL值可以被自动调整为统一数值。但对于大多数路由器来说,当存在差异化TTL值的数据包经过光猫时,光猫就能识别出到底有多少台设备在联网。
不同的浏览器核心传输出去的数据包会附带该浏览器的用户标识符(User-agent),这也能用来识别当前正在传输的设备数量。还有其他方法如分析IP报头的ID域、通过对某些特定网站的并发请求数进行识别等,都能绕过路由器的限制,直接识别出网络中的设备数量。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的识别结果往往比精准的MAC地址识别要高,可能出现设备数量多算的情况。
理论上来说,如果运营商真的想要严格限制用户一个宽带账号下的联网设备数量,从技术层面来说这是几乎无法防范的。
那么问题来了,运营商为什么要对用户一个宽带账号可以连接的设备数量进行限制呢?是因为设备数量多了会造成网络压力增大吗?其实不然。一条宽带的总带宽是有限的,设备数量增加确实会造成带宽挤占,但并不会增加出户后的数据压力。还是因为监管要求不允许一个家庭拥有太多联网设备?这更不可能了。现代智能家居设备的普及已经使得很多家庭中的联网设备轻松突破几十台了。
经过多方面的考量,我们三易生活得出结论:运营商以“宽餐”的形式明目张胆地限制用户一个账号下的最大联网设备数量,其最终目的很可能是为了利益。就像多年前的手机流量套餐一样,限制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促使用户购买更多的服务或产品。在“提速降费”的市场环境下,这样的增收方式可能正是某些运营商在试探但还未完全实施的新策略。
【本文所述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