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庙最好的七言对联
作者:竹影清风
每每品味那些对仗工整的楹联,总会陷入思考。尤其在需要表达观点之时,往往因为无法流畅地表达而感到困扰。我尝试着用分类的方式,来浅显地分析一下在创作楹联时如何恰当地表达观点。
在众多楹联中,祠庙联因其对人物的评价和议论较多,观察起来尤为便利。我选择这类作品进行探究,将其中的对联分为五类,每类举出两副对联作为示例,尽管分类可能不够严谨,且受限于手头资料,但至少能让我们窥见一二。
直抒胸臆 紧扣要害
包公祠(化名)
庐墓守孝尽终丧,尽忠体国事争先;
持大体处世为公,笑比河清彰显忠诚。
注释:
尽忠体国事:指包拯多次为和尽忠。
笑比河清:包拯的微笑如同黄河的清澈,象征其清廉正直。
解读:
从对联中可以看出,作者从孝和忠两个方面来阐释包公的形象。上联突出其孝顺,下联则着重展现其忠诚。在儒家中,忠与孝是相辅相成的。包拯的孝顺体现在对母亲的守孝上,而其忠诚则体现在为尽忠上。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包拯的品格,也体现了作者对其赤诚忧国一面的赞美。
成都(冯煦)
用贤臣谋兴国策,旧日三顾心凝志坚,延续汉家一统之基;
治大业以民为本,今日四方安定和谐,愿佑蜀郡百姓安康。
注释:
用贤臣句:借鉴诸葛亮的《出师表》,强调用贤臣的重要性。
治大业句:强调治理大业必须以为本。
解读:
上联描述了诸葛亮的思想及其在历史上的贡献。下联则表达了对民众的关心和爱护。整副对联强调了贤臣和民众在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作者对民本思想的重视。
总结
直抒胸臆时需抓住重点和要点,篇幅有限,故需精简冗余,不啰嗦。同时要拓宽视野,从大局出发,如此才能写出格局开阔的楹联。
小结:在楹联创作中,议论的表达方式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分类和例证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恰当地表达观点。直议时要抓住要害,同时也要注重联的格局和整体效果。
(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