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姜丽玲老师,担任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一小学语文教育重任,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资格,同时荣获武汉市十佳班、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及青山区语文学科带头人的称号。
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中,写话是学生们开始接触的重要环节,而这个阶段也是姜老师用心播撒文学种子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使学生在开始写话时感到轻松,觉得写话并不困难呢?关键在于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首先要学生“说”,因为一切伟大的建筑都是从基础开始的。
◆鼓励孩子们“有内容地说”
在教导学生“说”的过程中,姜老师特别注重鼓励他们说出有内容的话语。这些内容可以由老师和家长共同设计。例如,从学习拼音开始,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汉语拼音的四声、音节词和情景图来进行说话训练。姜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让学生在说话中学习方法,增强信心,每次都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小小的喜悦。
常用的训练方式包括:先听后说,即复述听到的故事、新闻和消息等;先读后说,将认识的字、与大人共读的书、自己阅读的故事与小伙伴分享;先看后说,介绍绘本、图画、动画或感兴趣的视频内容;还有想象着说,结合课文内容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想象说话等。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姜老师都强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语言进行教学,微笑着纠正错误,保护学生愿意说话的欲望。
◆引导学生“有方法地说”
除了要有内容地说,姜老师还强调要有方法地说。她从教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帮助学生建立“句”的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句子训练,如补充句子、照样子说句子、用词说句、看图说句等,帮助学生由易到难地掌握说话的技巧。
在“擀面条”的独特训练方法中,姜老师引导学生将句子说得更具体、更生动。例如,对于“树叶落下来”这个句子,她引导学生加上颜色、声音、动作和心情等元素,使句子更加丰富和有趣。
◆循序渐进地积累“说”的素材
孩子们平时的观察、体验、感受等都是“说”的宝贵素材。通过小眼睛认识奇妙的世界,孩子们的“说”的能力也在逐渐提高。语言既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促进。姜老师还引导学生多读适当的课外读物,为“写”积累养分。
从“说”到“写”,从字到词、句、段、篇,姜老师巧妙地设计练笔,细心地指导。在有规划的梯度训练下,加上老师的肯定与欣赏,学生们定能写出漂亮的文字。
(文章根据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一小学语文教师姜丽玲的实际教学经验整理)
更多教育心得和精彩内容,欢迎下载“大武汉教育”客户端,与姜丽玲老师及其他教育专家一起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