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洛克为什么不能留做母猪


在规模化猪场中,为了维持较高的生产成绩,每年母猪的淘汰率超过30%,最高可达到50%-60%。当母猪出现以下五种情况之一时,一般会建议进行淘汰:

1. 长期不的母猪。经产母猪断奶后应在4-10天内开始。如果母猪在断奶后21天仍未,且诱情措施无效,那么建议淘汰。

2. 母猪连续两窝产仔数低于8头。在猪场中,母猪的窝均产仔数通常为10头以上,优秀的猪场甚至能达到11头或更多。如果母猪连续两窝产仔数低于这个标准,那么可能需要考虑淘汰。

3. 严重子膜炎。这是一种治愈率较低的疾病,且容易复发。患有严重子膜炎的母猪建议直接淘汰。

4. 胎龄超过8胎的母猪。通常,母猪的最佳生产成绩在3-5胎之间。超过这个胎龄后,无论是产仔数、质量还是数量都会有所下降。一般会在养至8胎时淘汰。

5. 肢蹄性疾病。由于饲养方式和环境的原因,母猪容易患肢蹄病。这种病难以治疗且容易复发,因此患严重肢蹄病的母猪也建议淘汰。

面对大量的母猪淘汰,猪场需要及时补充后备母猪以保持猪场内能繁母猪的存栏数。关于是否应该自留母猪还是外购母猪,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A. 品种方面:我国饲养的母猪品种,尤其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其优势随着代数的增加可能会逐渐减弱。从品种角度看,外购母猪相比自留母猪更具优势。

B. 成本方面:自留后备母猪相当于饲养一头肥猪,成本相对较低。而外购母猪的成本则较高。从成本角度看,自留母猪相比外购母猪更具优势。

C. 疫病风险:由于各猪场流行的病毒毒株不同,外购母猪可能会带来疫病风险。自留母猪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更有利于猪场的稳定。从这个角度看,自留母猪优于外购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