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四要法ECRS
对于单个制造工程的分析,其目标是找出其中的浪费、不均衡和不合理之处,进而进行改善。这个过程包括展开预备调查、使用标准符号制作工程流程图、测定各工序的必需项目并记录在制品工程分析表中,以及对测定结果进行整理,绘制出各工序价值流图或山积图。还需要定量评估单个工程的价值利用率(效率)。
在众多的IE教材中,虽然“工程平衡度”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但它并不全面。它只能评价工程内各个工序所需作业时间之间的差异程度,却忽视了搬运时间(工序间传递)和工序内的等待时间。为了更全面地评估工程的时间利用率,必须引入其他两个指标:单个工序饱和度和工程整体饱和度。
改善方案制订、实施与评估过程中,基本手法ECRS是非常重要的。时间一去不复返,必须进行定量的分析,消除不必要的损耗,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许多企业知道要提高效率,但却常常采用定性的方法,导致许多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浪费掉。实际上,效率是以时间为基准来衡量的,对时间和产出进行定量的分析才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时间分析的意义在于它是生产效率改善的重要手段,也是标准工时设定、制造系统规划与改善、作业者技能与管理水平评估以及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