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亲戚织的毛衣的话


《开屏见“善”》栏目,聚焦于山东的好人好事,旨在让普通老百姓成为封面人物,占据显眼的位置,展示他们身边的榜样故事,讲述精彩的山东篇章。

彭宜芬老人,一位济南的95岁长者,以其细致入微的关怀和爱心,为乡村儿童送去了温暖的围巾。她用密封袋细心地包装每一条围巾,总共18条,然后交给快递员,展现出了她的细心与热情。

这是一个由毛线和毛衣针编织出的充满温情的故事。连续7年,彭宜芬老人每年都会为乡村儿童编织围巾,总数已经超过了100条。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她的心意和关爱。她的围巾不仅点亮了她的晚年生活,更温暖了乡村孩子的心灵。

从最初的20条到如今的32条,围巾的数量逐年增长,而这份坚持已经持续了7个年头。她也得到了一个温馨的称号——“围巾奶奶”。

彭宜芬老人的工具非常简单,只有一团红毛线和两衣针。她每天都会享受编织的时光,通常是在每天傍晚的一个小时内。她一边哼着小曲,一边编织,这种乐趣是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的。她的家人被她的热情和爱心所感染,全力支持她的行动。女儿负责选购高质量的毛线,儿子和儿媳则负责将围巾送到需要的地方。在这个温馨的家庭中,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贡献着爱心。

每年年初岁末,彭宜芬都会寄出她亲手编织的围巾。她一直保持低调,从不署名,只以“济南的一名小老太”自称。据她所述,自从2013年开始织围巾以来,她的爱心之路就一直在延续。最初,她把织好的衣物送给公寓的邻居、朋友和亲戚。后来,当她听说福利院的孩子需要温暖时,便决定每年捐赠自己织的围巾。她的善举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温暖,也让整个社区都感受到了爱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