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环管理过程是什么
现场管理是企业形象、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控制和精神面貌的综现,是衡量企业综合素质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优秀现场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1. 什么是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和规章制度)、环(环境)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的生产目的。
2. 优秀现场管理的标准:
包括定员合理、技能匹配;材料放置有序、使用有效;场地规划合理、标识清晰;工作流程明确、条理有序;规章制度健全、执行严格等。
二、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1. 5S现场管理:
5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通过实施5S,企业能够保持生产现场的整洁有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保障生产安全。
2. 作业标准化:
对现场作业流程进行调查分析,将每一操作程序和动作进行分解,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依据,形成优化作业程序,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效果。
3. 目视管理:
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信息来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三 产品质量控制
生产现场管理是质量管理的核心,也是质量管理的基础环节。做好生产现场的质量控制是每一个生产型企业的首要任务。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确保产品质量。
四 生产现场的结构设计与职能
生产现场是企业最基层的,其结构一般包括直线式、职能式和直线职能式。设计原则包括统一指挥、权责对等、与适度等。生产现场的职能主要是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来制定,包括岗位职责说明书等。
五 生产现场员工的管理
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需要有严格执行制度、提高员工技能、关心员工、积极处理问题等能力。参与生产计划制定要求客观阐述生产能力、提品质量保证指标和准确评估生产成本。实施生产计划要求优化流程、解决瓶颈问题、协调机料关系等。
六 生产成本的控制
生产成本的控制是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种因素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进行监督,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以使生产过程各项资源消耗和费用开支限制在标准范围内。影响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产品质量、设备故障、流程瓶颈等。消灭浪费、搞好员工培训、流程设计等多动因理论是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
七 现场管理制度
生产现场管理制度的作用在于规范员工对生产现场的整理,实现均衡、安全、文明生产,提高业务素质和经济效益。内容包括质量管理、工艺管理、定置管理、设备管理、工具管理、计量管理、能源管理以及劳动纪律和安全生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