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小事就暴躁易怒


为何你常常因小事而情绪激动?

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因为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失去情绪控制,频繁发脾气,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深层的心理原因。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当你因为小事容易愤怒,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中,这往往不是因为你的脾气本性所致。相反,这种情况可能源于你曾经遭受过的委屈和伤害。这些伤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你的成长背景和经历,二是你当前的社交环境。

想象一个孩子在不安全的环境中长大,父母中有一方或双方的情绪不稳定,经常面临语言或肢体。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内在心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情绪容易紧张,难以稳定。成年后,当遇到类似的情况或压力时,他们可能会因为小事而大发雷霆。这是因为他们的内在小孩尚未成熟,面对刺激容易触发过去的创伤体验。

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情绪退行。比如,如果你的父母未能履行承诺,婚后你的伴侣也未能做到,你会被拖入到与童年时期相似的失望情绪中。你的心态会回到孩童时期,放弃成年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开始像孩子一样哭闹、摔东西。这一切的背后,是你渴望得到小时候缺失的情感回应。

世界上没有天生的性格暴躁之人,所有的性格都是后天形成的。而在一段感情或工作中,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那可能是你的伴侣或同事在无形中诱导你的情绪。比如,一个回避依恋的伴侣或在冲突时选择逃避的伴侣,可能会让你感到不被重视和回应。在这种情感漠视的状态下,你会慢慢习惯用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尤其当你原本性格温和,却在恋爱或结婚后变得越来越情绪化,那很可能是因为对方在情感上忽视你,用回避和冷漠来伤害你。人类本质上是追求被看见、被接纳的。如果对方总是忽视你的情绪和需要,时间久了,自然会激发你内心深处的恐惧和焦虑。

真正的爱应该是被完全看见和接纳,你能在对方身上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好。如果你缺乏这样的爱,就难以在亲密关系中感到自在,容易陷入恐惧和焦虑之中。这时,你可能会过于依赖对方来获得安全感。

请记住,一个人的内心越不安,就越容易出现应激反应。生活中的小事都可能激活你内心的创伤体验,使你过度防御,导致情绪波动。他们的行为背后往往是他们自己的情绪回放,是一种过度保护自己的应激方式。

当你下一次情绪不稳定时,不要责怪自己。你只是在保护你自己,因为没有人曾经真正保护过你。你的伴侣、家人都没有做到。你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自我保护。你没有做错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