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柴火灶的经典句子
五岁那年,我坐在柴火灶前的小板凳上,专心致志地用火钳添柴火。一不小心,麦草将灶里的火苗熄灭,反复在灶膛里点燃又熄灭。终于,“噗”的一声,火苗蹿上来,灶膛口红彤彤一片。我被烟熏的双眼,听着锅里腊肉发出欢快的滋滋声,鼻子充斥着油茶的香气,口水直流。
回想起开放前的渝东南农村,物资匮乏,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痛快吃肉。来客人时,母亲虽感到头痛,却依然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制作一道精美的菜肴,再配以讲究的金佛山油茶,便是最高的礼仪。母亲将腊肉炒制,与茶叶一同熬煮,过程中仿历了一场岁月的洗礼。
油茶熬好后,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母亲端上桌。等客人离开后,才有我的份。客人很少能见到油荤,往往高兴地品尝肥美的腊肉,再喝一口油茶。我则心急火燎地等待他们离开,面对空碗空盘,忍不住哭泣。心底回荡着:“我也想喝有肉的油茶。”
上世纪九十年代,家乡金佛山下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土路、破败的土坯房,都成为了时光的记忆。如今,水泥路通村通户通茶园,小楼错落有致地镶嵌在青山绿水间。茶叶成为乡亲们的致富产业,家家户户都有茶园。每到春天,茶园繁忙,采茶人群遍布山岗。金佛山油茶不仅是待客之道,也成了日常饮品。
母亲的油茶内容更加丰富,除了腊肉、茶叶、鸡蛋,还加入了花生、核桃、黄豆、芝麻等,味道香脆可口。还会根据季节和节日的不同,搭配各种茶点。这油茶,透着生活的滋味,令人难忘。
岁月流转,我从家乡走向城市,游遍各地,吃过无数美食,却难以忘怀家乡油茶。如今,金佛山油茶成为旅游美食,走出大山进入都市,从私家餐桌走向街面店铺。大街小巷的油茶飘香,吸引四方来客。女儿也爱上了这沉稳的清香。回到故乡,看到茶园、游客,心中感慨万分。小山村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家家办起民宿客栈、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金佛山油茶已成为家乡风味小吃的文化符号,散发着不可抗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