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可以写打游戏吗
今日午后,我踏入新公司的面试场地,在填写个人资料表格时,我在“爱好”一栏中写下了:阅读、写作、演讲以及聆听音乐。这时,另一位一同面试的小伙子转向我,好奇地发问:“兄弟,爱好里也可以写听音乐吗?”
“当然可以。爱好并没有限制,又不是特长展示。”我淡定地回应。
确实如此,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音乐清单,或者独特的听歌习惯。我认为,每个人的生活中总有那么几首歌,或是能唤起回忆的旋律,或是带来情感共鸣的曲调。
其实,上周末我决定重新开始这份工作的时候,一次无端的晚归途中,我在车上听着龙井的《归》。这首歌从我的初中时代就一直陪伴着我,每次听到都会让我想起那些年少的时光。车内的音乐随机播放,第一首是《归》,接着是旅行团的《逝去的歌》,那时我几乎用肌肉控制泪腺来抑制情感。再下一首又是《归》,雨刷无法抹去我眼中的泪水。这种情绪,只有远离故乡的兄弟才能深有体会。那么,女生是否有这样的一首歌呢?或许《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就是她们的答案。
自从今年的五一假期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早晨起床后,我都会完整地聆听新裤子的《生命因你而火热》,然后再开始一天的工作。还有南拳妈妈的《下雨天》,你听过《又是下雨天》吗?这首必须和《向日葵人生》搭配在一起听,这是不变的规律。
我唱歌并不擅长,但并不代表我的歌声不好听。不过我确实有一个小骄傲,那就是我唱蔡铭佑的《我可以》时已经成功唱哭过四个人。其中三个人的原因我至今不明,但有一个人是因为我。我喜欢给不开心的人录下一些小音频,因为我有过两位特别的朋友,一位在我独自在外地跨年时陪我通宵唱歌,另一位的故事我暂时不提。但现在,有些歌曲我无法再听,比如《飘摇》、《漂洋过海来看你》和《值得》。
生活中总需要一份简单的快乐,哪怕这种快乐并不明显,它也可能是一件能调动情绪的小事,比如听歌。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灯神。灯神给了我三个愿望。我说:“其实我没有什么特别想实现的,你能不能坐下来陪我喝罐啤酒?”
灯神对此感到惊讶:“别人许愿都是希望暴富、、状元、涨停、健康。那你第二个愿望是什么?”
我回答:“一罐啤酒就够了,我们一起来喝,三个愿望足够了!”
灯神显得有些不解:“就这样吗?你太没趣了,连许愿都这么无趣。”
我笑着回答:“梦嘛,不就是要随心所欲吗?”
灯神又问:“那在简历的‘爱好’一栏中,可以写上听音乐吗?”
我随口答道:“当然可以。生活就是应该自由自在,你可以听音乐、玩游戏、懒散地生活、躺在阳台数星星……”
生活中的每一份简单欢喜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