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出自哪里


1,一旦确立了信仰,就再也没动摇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正是在这段时期,毛泽东“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1920年春,毛泽东二度前往北京,研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等著作。这些阅读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使他彻底转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解读,并从此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意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不仅“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更“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他将“主义”比喻为一面旗帜,“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毛泽东还坚定地指出:“‘投降’这个词在我们的字典里是没有的”,“中国对革命从来没有发生过动摇,也只有才能不动摇,彻底地干下去,不怕死多少人,不怕牺牲。……我们有这样的信心,一定要把黑暗的中国从地球上除掉,建设一个光明的中国”。1936年,在延安的窑洞里,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坦言:“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2,一个问题没研究清楚,就绝不研究别的问题。周恩来在《学习毛泽东》一文中曾这样评价毛泽东的学习方法:“毛主席还常说,他开始研究东西也是先搞一个方面,没有通就钻进去,先把这方面搞清楚。‘五四’以后,毛主席参加了革命运动,就先在城市专心致志地搞工人运动,那时陶行知先生提倡搞乡村运动。恽代英写信给毛主席说,我们也可以学习陶行知到乡村搞一搞。毛主席说,现在城市工作还忙不过来,怎么能再去搞乡村呢,这就说明毛主席当时没有顾到另一方面。但后来毛主席很快就转到乡村,又把农民运动搞通了,使城市和乡村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以后又搞军事,都搞通了,并且全面了。”“毛主席的成就不仅广而且专,而且精,他是具备着两个方面的。”这充分说明了毛泽东研究问题的一贯风格:持之以恒,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绝不会浅尝辄止。

3,愚公移山,每天“挖山不止。”1945年6月11日,在党的七大闭幕会上,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愚公移山》讲话。这篇讲话深刻阐释了人的意志品质,以及这种品质的力量源泉。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讲述了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决心克服大山阻隔的困难,带领子孙后代,持之以恒地开山辟路,最终取得成功的 inspiring story。毛泽东首次将愚公移山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与打败日本侵略者联系起来。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当务之急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而这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1938年12月,他再次强调:“不要因为失掉武汉、广州这些城市而哭泣,我们是长期战争,总归要打下去,一直到胡子白了,于是把枪交给儿子,儿子的胡子又白了,再把枪交给孙子,孙子再交给孙子的儿子,再交给孙子的孙子,日本倒不倒?不倒也差不多了。”他坚定地说:“这样下去,何愁抗战不胜,建国不成?这个道理是中国古代一个老头儿发明的。”并号召大家:“现在我们就订一个条约:不开小差,坚持长期斗争,长期学习,不怕艰苦。”

4,一抓到底。毛泽东曾经指出,做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必须坚持到底,直至取得最终胜利。在他看来,对认准的工作一定要“抓紧”。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真正抓住。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像抓,也还是抓不住东西。有些同志,也抓主要工作,但是抓而不紧,所以工作还是不能做好。不抓不行,抓而不紧也不行。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薄一波曾经回忆道,毛泽东“看准的事情,一旦下决心要抓,就抓得很紧很紧,一抓到底,从不虎头蛇尾,从不走过场。”这种“一抓到底”的精神,正是其一以贯之的体现。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论持久战》,并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战略方针。而反观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蒋介石曾试图与日本谈判,汪精卫更是彻底动摇,最终投靠了日本。

2022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