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欢迎大家关注,以方便交流探讨,同时也可以增添参与感,您的支持和参与至关重要,感谢您的关心!
《史记》位列我国史书杰作之首,其作者司马迁也荣获“史圣”的美誉。在西汉众将云集的时代,却有一人令司马迁倾情撰写赞美之词,甚至不惜为维护其名誉而甘受宫刑。他便是西汉飞将军李广,历经三朝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却因缺少政治谋略而未能封侯。那么,李广究竟有何亮点,博得了司马迁如此推崇,真实历史中的李广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司马迁对李广的尊崇之情表露无遗。在《史记》中,对李广的描述皆为褒扬之词。李广孙子李陵曾因投降匈奴而受到朝中一片指责,只有司马迁为李陵求情,最终招致宫刑的惩罚。
无论是撰写史籍还是关照后辈,司马迁都流露出对李广的极大认同。按理说司马迁阅历颇丰,应当深入了解历史中的英雄人物,为何在诸多英雄中独尊李广?主要原因在于李广独特的命运和性格特质深深吸引了司马迁。
首先是两人的际遇相近。李广与司马迁一样,都经历了怀才不遇的境遇,这使得司马迁对李广产生共鸣。李广曾战功赫赫,对阵匈奴勇猛异常,在平定七国之乱中更是身先士卒,其英勇之姿令人折服。
在文景之治期间,朝廷对匈奴采取怀柔政策,导致李广本该大展拳脚却不得其门而入,只能徒有爱国之心而无法施展抱负。到了汉武帝时期,朝廷才对匈奴发起征战,此时的李广已年迈,难以再上阵杀敌。
更为关键的是,卫青和霍去病两位新星的崛起进一步断送了李广的征战机会。汉武帝认为年事已高的李广应享清福,不必再以身冒险。作战时卫青始终掌握大权,而李广只能随军而行。
当李广请求上阵杀敌时,卫青却始终阻挠,只允许他从旁协助。结果这一次,李广迷失了方向,险些贻误战机。李广深感愧疚,无颜面对君王,最终拔剑自刎。
一生奋力抗击匈奴,最终却死于征讨匈奴的路上,李广可谓死不瞑目。而司马迁也经历了类似的挫折。他从小立志编撰史书,饱览群书,正当他想大展宏图之时,却因替李陵求情而遭遇宫刑。
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在耻笑中坚持了下来,最终才完成巨著。与李广相比,司马迁多了一份隐忍,但也是壮志难酬和忍辱负重,这样的经历使得司马迁能够深刻地理解李广。
除却相似的命运,李广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吸引了司马迁。李广作战时总是冲锋在前,英勇之姿让所有士兵心服口服。勇猛之余,他对士兵体恤备至,常常将食物和水源让给士兵们先喝。
在领兵打仗时,李广对士兵宽容有加,从不责罚或用严苛的条例约束他们,平时给战士们足够的自由和休息。正因如此,李广的仁义也赢得了许多部下的支持,这一点也得到了司马迁的赞赏。
司马迁自小受儒家思想熏陶,仁义道德在他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李广的个人品德无疑很好地诠释了这些美好品质,因此李广的个人魅力也深深吸引了司马迁。
李广的奋斗历程也令司马迁钦佩不已。相较于抗击匈奴的其他名将,如卫青、霍去病等,李广是从底层一步步打拼起来的。卫青和霍去病靠着卫子夫的关系才得以上位,虽然他们能力出众,却缺乏独自奋斗的历练。
而李广凭借自己的战功,没有任何裙带关系的扶持,从一名小兵最终登上大将军之位。多年的努力才换来崇高的地位,李广这种不靠外力的成长经历更接地气,也更符合普通人的奋斗历程。
基于以上原因,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李广格外关注,给予了极高的赞誉。那么,真实历史中的李广又是怎样一位人物呢?
司马迁对李广的肯定更多的是对其性格和命运的认同,但也绝非空穴来风。李广之所以能成为西汉的“飞将军”,自身必定有过硬的能力,首先就是其武艺高强。李广出身名门,祖上是秦朝大将李信,因此李广自幼习武,射术精湛。
李广的射术百发百中,尤其擅长骑射。不仅如此,李广身姿伟岸,即便近身肉搏也鲜有敌手。凭着一身武艺,李广自然成为军中的耀眼之星。
公元前166年,匈奴大举南下入侵,李广参加了抗击匈奴的大军。初出茅庐的他就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凭借高超的射术击杀众多匈奴,成为此战中单兵消灭敌人最多的士兵,此战过后李广就凭战功受朝廷封赏。
初次出战,李广便以惊人的武艺崭露头角。158年,匈奴再次入侵,李广随一宦官出战,宦官与数十骑兵遭遇三名匈奴士兵,但除宦官外,余者均惨遭匈奴射杀。
见状,李广毫不犹豫地追击三人,凭一己之力射杀两人,生擒一人。面对能够击溃一支部队的三名匈奴将士,李广不仅无丝毫畏惧,更成功歼灭,其武艺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李广的才能不仅体现在武艺方面,其智谋亦无出其右。
就在击退三名匈奴骑兵后,敌方派出数千骑兵前来复仇。当时,李广身边仅有数百人,众军瞬间被这阵势吓破了胆。李广却异常冷静,他认为若此时逃跑,必被匈奴击杀,反之,若选择继续周旋,对方会误以为己方有伏兵,反而会有一线生机。
于是,李广令士兵原地卸甲,装出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期间更射杀了一名匈奴将领。匈奴见状,十分疑惑,以为李广背后有伏兵,于是迟迟不敢进攻,最终不战自退。
事实上,当时李广根本无任何援兵,仅仅率领一支数百人的小分队,但他却凭借冷静和机智,让数千匈奴大军不战自退。不仅如此,一次被敌军俘虏后,李广丝毫未慌,瞅准时机抢过敌人战马,边打边退,终得脱险。
这几次经历足以证明李广是一位既有勇又有谋的将领,即使身陷困境,仍能临危不乱,扭转局势。也正是李广获得了“飞将军”的称号,从一名小兵凭借功绩荣升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正是对李广的写照。
李广升任将军后,并未因地位提升而变得骄横,反而一直清廉奉公,对部下仁德有加。每遇封赏,李广必与部下分享,行军打仗时也与士兵同吃同住,生龙活虎,毫无架子。
李广在朝廷的俸禄不菲,可俸禄高达两千石,但李广去世后,家中并无太多财产。李广本人平时也很少提到钱财,其家财基本都分给了部下。正是因为李广体恤部下,他在军中赢得了众多士兵的尊崇,大家都非常认可这位上司。
以至于李广在最后一战后自刎而死,军中所有将士无不悲痛欲绝,即使不认识李广的平民百姓,也都被李广的事迹感动。李广的部下个个骁勇善战,都愿意为他卖命,所以李广的部队才能战无不胜。
无论是勇猛还是谋略、品行,李广都堪称典范,其身上的优点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难怪司马迁对其赞誉有加。李广也存在自己的缺点,正是这些缺点导致了他最终悲惨的结局。
李广的缺点在于胸襟不阔以及政治素养欠缺,这两点直接导致了李广至死都未能封侯。一次,李广被贬为庶民后,带着一名随从外出饮酒,途中遭遇亭尉阻拦。
当时,亭尉酒醉,便大声呵斥李广,禁止他通过此地。随从见状,便道出李广昔为“飞将军”。但亭尉丝毫不给面子,直言道,即使当今大将军也不能过,何况一个过气将军,随后强行扣留了李广。
要说,亭尉也是恪守职责,只是言语上稍有不当,毕竟李广当时确实不得通过。但被贬后的李广心中气愤难平,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在了这个亭尉身上。之后,李广官复原职,便找了个借口杀掉了这个亭尉。
李广的这种做法显然不妥,也成为了他人生的一个污点,在这点上,司马迁也没有对其进行过多的维护。司马迁在史记中如实记录了这个事件,但出于对李广的喜爱,最终的评价也只归咎于李广的复杂性。
心胸狭隘只是个人性格,相比之下,缺少政治素养更加致命。汉景帝在位时,对地方的诸侯势力实行削藩,由此引发了七国之乱。当时,李广随周亚夫四处平叛,期间也立下了不少战功。
当时的梁孝王见李广如此骁勇,便私下将将印交给了李广。当时七国之乱尚未平定,梁孝王此举无视皇权。梁孝王与景帝之间也有矛盾,当时太后希望景帝百年之后将其位传给梁孝王,因此梁孝王一直都在封地大肆发展实力。
汉景帝本来就十分忌惮梁孝王,现在李广又接受了梁孝王的将印,那么下一步是不是要帮助梁孝王夺权呢?于是,汉景帝对李广有了看法,所以在李广平叛归来后,朝廷也没有对其进行封赏,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能派他驻守边疆。
李广还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平时领兵打仗时也没有太多严格的规章制度,处理政务时也十分混乱。在部下看来,李广确实是一个好的上司,但在朝廷看来,李广却并不适合当一名统帅,只能作为在前线打仗的将军,可以说在做官方面,李广是不合格的。
李广虽然在个人武艺和人格魅力方面有着其突出的长处,但他的这两个缺点却极大地限制了他的发展。虽然李广一生都渴望建功立业,在战场上施展身手,但最终却未能凭借战功封侯,更落得自刎而死的悲惨结局。
李广很大程度上是生不逢时,他的缺点其实完全可以被他的能力所掩盖,但当时国家的主体方向是和平与发展,如此一来,李广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在李广最为壮年的时期,却只能成为一个驻守边关的将领,未能进一步发展。
虽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赫赫威名,但李广戎马一生,却在迟暮之年才迎来与匈奴决战的机会。此时汉武帝已不再像先辈那样信任他,李广只能带着未尽的雄心壮志和满腔遗憾走向生命的终点。即便如此,他最终还是在沙场拼尽最后一口气,不负“飞将军”的称号。
作为一代名将,李广的名字深深地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尽管个人的性格缺陷和当时的时代背景阻碍了他更上一层楼,使其最终背负着“失败将军”的遗憾,但他的功绩依然不可磨灭。
李广的声誉不仅在军队和民间广为流传,就连史学家司马迁也对他推崇备至。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广无疑是成功的。无论最终的结局如何,能够被历史和人民铭记的功勋才是真正的永恒,而李广也无愧于他“飞将军”的称号,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