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垧地等于多少亩
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编者按:
曾经,农民意味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农村,用知识和技术,为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活力。他们,就是新型职业农民。他们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是乡村新业态的开拓者、科技兴农的引领者、新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者,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
据统计,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人数已突破1500万人,预计2020年将达到2000万人。在这支队伍中,有海外归国的留学生,有反哺家乡的退伍军人,也有农业技术的行家里手……他们带着技术下乡、揣着梦想归田,赋予了“农民”这个身份新的内涵。新型职业农民正逐渐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
政策引导与人才培养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业人才的扶持力度,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现行的政策扶持对象大多集中在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如何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传统农民,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案例
1. 姜方俊: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一号农场”
毕业于南京大学并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姜方俊,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新型职业农民。他将开心农场与实际相结合,创办了“一号农场”,并开拓了“公司+基地+电商”的经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他认为,培训是传统农民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要帮助他们掌握新技术、新理念。
2. 武向全:从“土里刨食”到“田间创业”
吉林省农安县农民武向全,凭借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农业技术的钻研,从改良盐碱地开始,一步步发展壮大,成立了省级农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他的经历证明,农村同样是创业的热土,只要肯付出、肯奋斗,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3. 程魁:科技赋能,带领村民种出“致富果”
云南省石林县农民程魁,从种植传统作物到带领科研团队育种、推广人参果种植,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他认为,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种地靠“科技”,后者种地靠“习惯”。他建议,要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同时也要发挥好大户和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更多农民转型升级。
未来展望:新型职业农民大有可为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也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未来,要继续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扶持,打造完善的富农产业链,让更多有志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总结张东林的致胜秘诀:专业人士做专业事,保障产业繁荣,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的涌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精细化、专业化转型。调查发现,某些地区的土地闲置或管理不善,原因在于土地资源未分配给专业农业经营者,造成浪费。未来应持续探索土地资源与人才精准匹配,为更多懂农业、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张东林:种田当事业
本报记者原韬雄
株株秧苗挺拔茁壮,而“检阅”它们的是青海省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东林,一位复转军人。
现代化设施农业园区里,从种子降落在土里到最终送至商贩手中,张东林打造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含多功能储藏窑、蔬菜深加工车间、保鲜库和 4 台冷链配送车辆。他说:“市场上的蔬菜,外表看起来饱满水灵,但翻个底朝天全是次品。我的菜绝对不是这样。”张东林要求,每一筐菜都必须标明日期和装配工姓名,便于追溯责任。
“在我看来,现代农业就像开工厂,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张东林认为,“这需要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精准把控。”
有一次,他从山东请来了 3 位技术员。技术员负责田里的各项事务,却没料到这位老板如此“精明”。他每天都会收集打完药的药袋子,详细记录药品种类、用药时间和用药量。通过这种“偷艺”方式,张东林也成了技术专家。
五、六年前,张东林刚脱下军装,便与几位战友一起承包了 15 个土棚开始创业。“起步阶段确实艰难。”张东林说,“每件事、每个环节,都得亲力亲为,但最困难的还是不懂技术,不懂市场行情……”
农业投资回报周期长,而现代农业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之所以坚持下来,是因为我视种田为事业,想要当一个好农民!”
这些年来,张东林从未停止学习,“事业规模不大,视野却不能狭窄。我现在在考虑,把周围几家联合起来,实现菜品多样化、配送统一化,这样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减少冲突,还能形成更大的平台,从而有所作为!”
感言
小索顿的创业之路始终围绕“农”展开,来自农村,毕业于农校,扎根农村创业。像他这样愿意扎根农村、以农业为生的年轻人毕竟不多。
许多像小索顿这样的年轻人具备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潜质,他们激情满怀、志向远大、知识丰富。乡村振兴事业离不开这样的人才,我们需要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保障、创业孵化成长等方面再加一把火,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小索顿青稞地里有奔头
本报记者鲜敢
身材不高,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初见文质彬彬的他,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位老师。但他这位“85 后”,已经在“农业”领域耕耘了十几年,去年 9 月还被评为 2018 年度“全国十佳农民”。
“过去我‘五谷不分’,但母校改变了我。”2005 年,19 岁的x0d;小索顿考进了南京农业大学。小索顿的家乡是西藏著名的粮仓——日喀则市江孜县。每到金秋,江孜城外满是一望无际、铺天盖地的金黄色青稞田。小索顿的父亲经营了一家青稞加工厂。为了帮助父亲,小索顿于 2012 年辞掉工作回乡接手了加工厂。
当时,加工厂只是个小作坊,加工的产品只有糌粑,很多生产工艺都是以人工为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小索顿联系上了对口援藏的上海食品研究所和母校的食品系,联合开发了青稞爆米花、富硒青稞全粉、青稞饼干等 10 余类青稞系列产品,迅速打开了销路。
小索顿打算放弃原先作坊式的手工生产,但苦于找不到青稞加工生产线。于是,他花了 80 余万元,采购了具备类似生产工艺的设备,自己重新设计改装,建成了第一条现代化生产线。
小索顿还在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地开设了 8 个销售点,40 多名农民员工学着当销售、跑运输。他们掌握了一门技术,成了村民羡慕的“新型职业农民”。
问起小索顿是否后悔回到农村,从“书生”变成“农民”?他腼腆地说:“不后悔,我觉得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我创业就是想让青稞地里长出金豆豆,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农业领域中来。”
图片说明:
图①:姜方俊近照。
资料照片
图②:张东林(右一)在查看秧苗长势。
本报记者 原韬雄摄
图③:小索顿在检查糌粑质量。
资料照片
图④:武向全(左一)在检修农机。
本报记者 祝大伟摄
图⑤:程魁在育苗。
杨艳波摄
版式设计:蔡华伟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 》( 2019年01月03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