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苏伯尔揭秘学习动力:成就内驱力大揭秘
奥苏伯尔(Ausubel)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先驱之一,他提出了“成就动机”的概念,并认为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内部动机,即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好奇心和成就感。
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求和兴趣驱动的学习行为,它与外部动机相对应,后者通常由外部奖励或惩罚所激发。奥苏伯尔认为,内部动机是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的关键因素,因为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投入感和自我效能感。
1. 内在兴趣:学生如果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他们更有可能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理解这些材料。兴趣可以来自于对学科内容的好奇,或者是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2. 个人目标:学生设定的个人目标可以成为学习的内部动机。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与个人目标相联系时,他们会感到满足和自豪,从而增强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3.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有可能面对挑战,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4. 自主性:自主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选择权和控制权。当学生感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发言权和决策权时,他们更有可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5. 社会影响:同伴关系和社会支持也是内部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同伴中的地位、归属感以及受到的鼓励和支持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
6. 情感联结:情感联结是指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系。当学生能够将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价值观或兴趣联系起来时,他们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奥苏伯尔强调,教师应该通过设计有意义的课程、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鼓励学生参与和反思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通过这些策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