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滋调理月经真的有用吗 很多女性都在问


膏滋调理月经真的有用吗——一位中医师的亲身经历与深度解析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位在中医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中医。今天,咱们要聊的话题可是不少姐妹们都在关心的——膏滋调理月经到底有没有用。这个话题啊,说来话长,涉及到中医理论、现代医学认知、个质差异等等方方面面。很多姐妹在网上问:到底要不要用膏滋?用了会不会好?会不会有副作用?今天,我就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这个事儿。

一、膏滋调理月经的起源与理论基础

话说啊,膏滋这个概念,其实在我们中医里头,那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了。最早可以追溯到咱们老祖宗《黄帝内经》里的"调补"思想。那时候啊,就讲究根据人的体质和季节变化,用一些温补滋润的材来调理身体。到了明清时期,膏滋就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剂型了。

我呢,年轻的时候,就拜在一位老中医门下,这位老先生啊,对膏滋的理解那可是深得很。他常跟我说:"膏滋啊,就是将物煎煮多次,浓缩成稠厚的糊状,便于储存和服用,最重要的是啊,它能够滋阴润燥、温补肝肾,对于女性来说,调经养血效果特别棒"

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女性的月经周期啊,其实就跟咱们大自然的四季变化一样,有着阴阳消长的规律。每个月经周期,其实就是一个阴阳转化、气血运行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中哪一步出了问题,比如阳气不足、亏虚、气血瘀滞等等,就可能导致月经不调,比如月经量少、颜色发黑、痛经、甚至等等。

而膏滋呢,它主要是通过温气、滋阴养血、调和气血这些方式来调理月经的。比如说,对于一些体质偏寒、月经量少、颜色发黑的姐妹,我们就会用一些温补的材,比如当归、肉桂、阿胶等等,来温经散寒、养血调经;对于一些体质偏热、月经量多、颜色发红的姐妹,我们就会用一些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的材,比如生地、白芍、丹皮等等,来滋阴清热、止血调经。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位年轻姑娘,她月经总是提前,量还特别多,有时候还会头晕眼花、腰酸背痛。我给她开了膏滋调理,里面主要用了熟地、白芍、阿胶来滋阴养血,还加了些益母草、香附来调经止痛。结果呢,吃了三个月,她的月经就变得规律了,量也正常了,头晕腰酸这些症状也大大减轻了。后来她跟我说,她感觉整个人都变好了,皮肤都好了,气色也好了。

所以说啊,膏滋调理月经,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是有其科学依据的。这里要强调一点,膏滋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种调理手段,要针对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病因,来选择合适的方剂,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二、膏滋调理月经的适用人群与禁忌症

那么,到底哪些人适合用膏滋调理月经呢?其实啊,适用人群还挺广的,但也不是人人适用。适合用膏滋调理月经的人群,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啊,是体质偏寒的姐妹。这类姐妹通常手脚冰凉、怕冷、面色苍白、月经量少、颜色发黑、伴有痛经等等。这类姐妹啊,我们就会用温补的膏滋来温经散寒、养血调经。比如说,我常用的一个方子,就是当归补血汤合艾附暖宫丸加减,里面主要用了当归、熟地、肉桂、艾叶、阿胶等等,来温经散寒、养血调经。

其次啊,是体质偏热的姐妹。这类姐妹通常手心脚心热、口干舌燥、月经量多、颜色发红、伴有心烦易怒等等。这类姐妹啊,我们就会用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的膏滋来调理。比如说,我常用的一个方子,就是保阴煎合生地黄汤加减,里面主要用了生地、白芍、玄参、丹皮、阿胶等等,来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再次啊,是气血不足的姐妹。这类姐妹通常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月经量少、乏力气短等等。这类姐妹啊,我们就会用益气养血的膏滋来调理。比如说,我常用的一个方子,就是八珍汤合四物汤加减,里面主要用了黄芪、参、当归、熟地、白芍、阿胶等等,来益气养血、调经养颜。

最后啊,是肝肾亏虚的姐妹。这类姐妹通常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月经不调、脱发早白等等。这类姐妹啊,我们就会用滋补肝肾的膏滋来调理。比如说,我常用的一个方子,就是六味地黄丸合归肾丸加减,里面主要用了熟地、山茱萸、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枸杞子、菟丝子等等,来滋补肝肾、填髓。

当然啊,膏滋也不是人人适用的。比如说,以下这些情况,就不适合用膏滋调理月经:

第一,是感冒发烧的姐妹。因为膏滋是滋补的,而感冒发烧是外感邪气,如果这时候用膏滋,会像火上浇油,加重病情。

第二,是脾胃功能不好的姐妹。因为膏滋通常比较滋腻,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就容易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等。

第三,是患有严重疾病的姐妹。比如说,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等,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膏滋,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

第四,是期间的姐妹。因为膏滋通常含有一些温补的材,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所以期间的姐妹,最好不用膏滋调理月经

我见过一个案例,有一位姐妹,她平时脾胃就不好,经常腹胀、腹泻。有一次她月经不调,就来找我开膏滋。我给她开了滋阴养血的膏滋,结果她吃了没几天,就出现了严重的腹胀、腹泻,整个人都垮了。后来我给她调整了方子,减少了滋腻的材,增加了健脾的材,她的症状才逐渐缓解。这个案例就告诉我们,膏滋虽然好,但也要根据个质来选择,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三、膏滋调理月经的配方组成与制作方法

膏滋啊,它可不是随便抓几味就行的,而是有着严格的配方组成和制作方法。一个合格的膏滋方剂,通常都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的:

首先啊,是君。君是方剂中的主要物,它决定了方剂的主要功效。比如说,我们前面提到的当归补血汤合艾附暖宫丸加减,里面的当归、肉桂就是君,主要负责温经散寒、养血调经。

其次啊,是臣。臣是辅助君的物,它可以增强君的功效,或者防止君的副作用。比如说,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方子,里面的熟地、白芍就是臣,它们可以增强当归、肉桂的滋阴养血作用,同时还可以防止肉桂过于温燥。

再次啊,是佐。佐是调节方剂作用的物,它可以调和诸药,或者针对一些兼症。比如说,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方子,里面的阿胶就是佐,它可以补血止血,同时还可以调和诸药。

最后啊,是使。使是引导方剂作用的物,它可以引入经,或者调和气血。比如说,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方子,里面如果没有使,我通常会加一点甘草来调和诸药。

那么,膏滋是怎么制作的呢?其实啊,制作膏滋的过程,也是一个熬制的过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是煎煮。将所有的材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先用水煎煮一次,然后将液过滤掉,留渣。

其次,是浓缩。将渣加水再次煎煮,然后将液过滤掉,留渣。重复这个过程几次,直到液变得比较浓。

再次,是收膏。将浓缩后的液加入一些辅料,比如蜂蜜、冰糖等等,然后继续熬制,直到液变得像蜂蜜一样稠厚,就可以收膏了。

最后,是储存。将收好的膏滋装入干净的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就可以保存一段时间了。

我呢,每年都会自己熬制一些膏滋,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给病人服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调理身体。我熬制膏滋的时候,通常会提前一天把材浸泡好,然后第二天开始煎煮。每次煎煮的时候,我都会用文火慢熬,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搅拌一下,防止糊底。熬制的时候啊,我还会放一些音乐,让自己放松,因为熬制膏滋也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事情。

我熬制的膏滋啊,通常会分成几小瓶,每次服用的时候,用干净的勺子取一小勺,用温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