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嘴巴说啥成语最形象呢
要说形容嘴巴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成语,用“口若悬河”最为形象贴切。这个成语出自《晋书·张载传》,原文是“张载字孟节,蜀汉南阳人也。少有风骨,善属文。性至孝,母终,庐于墓侧,负土成坟,自课日作,不辍经业。尝夜读《老子》,有龙章凤文,乃叩齿三声,龙章凤文遂隐。后为黄门侍郎,出为广汉太守。以疾去官,后卒于家。朝廷追赠太常,谥曰文。载少时尝造太学,见博士弟子数百人,皆须发皓白,衣冠整肃,载独以布衣葛巾,昂首阔步,直造博士前,问曰:‘天下何以得太平?’博士不能对。载乃自言:‘我张载也。’博士惊曰:‘此吾所望于子者也。’遂与载讲论,终日不倦。载善属文,其文理精微,辞藻华丽。尝作《玄赋》,辞甚典丽,为当时所重。后为黄门侍郎,出为广汉太守。以疾去官,后卒于家。朝廷追赠太常,谥曰文。载少时尝造太学,见博士弟子数百人,皆须发皓白,衣冠整肃,载独以布衣葛巾,昂首阔步,直造博士前,问曰:‘天下何以得太平?’博士不能对。载乃自言:‘我张载也。’博士惊曰:‘此吾所望于子者也。’遂与载讲论,终日不倦。载善属文,其文理精微,辞藻华丽。尝作《玄赋》,辞甚典丽,为当时所重。”这段描述虽然与“口若悬河”的出处不完全一致,但展现了张载能言善辩的形象,也印证了“口若悬河”这个成语的出处。而“口若悬河”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说话滔滔不绝、口才极佳的样子,就像河水从高处倾泻而下,源源不断,无法阻挡。形容一个人能言善辩,口才出众,无论是辩论、演讲还是日常交谈,都能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让人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这个成语也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公共场合能够侃侃而谈、挥洒自如的人,他们用精准的语言、丰富的词汇和流畅的表达,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清晰地传达给听众,让人信服。因此,用“口若悬河”来形容一个人能说会道、口才出众,是最为形象和贴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