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预渲染帧数从1提升到4,显存使用量也会跟着增加,这是怎么回事呢?


虚拟现实(VR)体验对帧率有着极高的要求,通常需要达到90帧每秒(FPS)或更高,以确保用户不会感到晕眩。预渲染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提升VR体验的方法,它通过预先渲染场景的多个帧,然后在实时渲染时播放这些预渲染的帧,从而减轻GPU的负担,提高帧率。

当虚拟现实预渲染帧数从1提升到4时,显存使用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预渲染帧的存储:每个预渲染的帧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显存。当预渲染帧数从1增加到4时,需要存储的帧数量翻倍,因此显存使用量也会相应增加。

2. 纹理和资源:每个预渲染的帧可能需要加载相同的纹理和资源,但这些资源在显存中需要被独立存储。更多的预渲染帧意味着更多的资源需要被加载和存储,从而增加了显存的使用量。

3. 帧缓冲:为了确保预渲染帧的质量和流畅性,通常需要额外的帧缓冲区来存储中间渲染结果。更多的预渲染帧意味着更多的帧缓冲区需要被分配,进一步增加了显存的使用量。

4. 动态数据:预渲染过程中可能涉及动态数据的生成和存储,如光照、阴影等效果。更多的预渲染帧意味着更多的动态数据需要被处理和存储,这也导致了显存使用量的增加。

综上所述,当虚拟现实预渲染帧数从1提升到4时,显存使用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需要存储更多的预渲染帧、加载更多的纹理和资源、分配更多的帧缓冲区以及处理更多的动态数据。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显存使用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