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音作五碰到低音三的解决小妙招,让你演奏更顺畅


招呼读者朋友并介绍文章背景

大家好啊,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和你们一样热爱音乐、热爱二胡的朋友。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一个很多二胡初学者都会遇到的问题——筒音作五碰到低音三的解决小妙招。这个话题可能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其实它关系到我们日常演奏中的流畅度,尤其是当我们演奏一些传统曲目或者即兴时,这个问题就会经常出现。

我之前也是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记得刚开始学二胡的时候,每次遇到筒音作五和低音三之间的转换,我的手就特别不听使唤,要么声音断掉,要么就弹出刺耳的杂音。那时候我真是急得满头大汗,感觉自己的二胡水平怎么就这么差。后来经过老师指点,加上自己的摸索练习,终于找到了一些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今天我就把这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同样有这个困扰的琴友们。

筒音作五和低音三是二胡演奏中非常基础但也非常重要的两个音。筒音作五指的是在琴杆最粗的一端(筒音位置)按出五度音,而低音三则是在二胡第三把位上按出的音。这两个音在传统二胡曲中经常需要转换,比如《二泉映月》《赛马》等经典曲目里都有这样的段落。如果转换不流畅,就会严重影响乐曲的表现力。所以掌握好这个技巧真的很重要。

第一章:理解筒音作五和低音三的演奏原理

要解决筒音作五碰到低音三的转换问题,首先得搞清楚这两个音的演奏原理。这可不是简单的按弦就能解决的问题,里面可是有大学问的。

筒音作五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演奏方法。在二胡上,筒音是指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在琴杆最粗的一端(靠近琴筒的位置),右手拉弓时发出的音。这个位置的特殊性在于,手指按弦的位置非常靠下,离琴马很远,所以需要特别精准的按弦技巧。而筒音作五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特定的指法发出的五度音。

我刚开始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筒音作五的关键在于左手的按弦力度要均匀,手指要像捏住一个鸡蛋一样,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后来我发现,要想掌握好筒音作五,左手手指的灵活性和力量分配特别重要,特别是拇指和食指,它们需要配合默契,才能在琴杆最粗的位置发出稳定清脆的声音。

相比之下,低音三则是在二胡第三把位上按出的音。这个位置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但要想从筒音作五顺利转换到低音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两个音的按弦位置、手指运动轨迹都完全不同,所以转换时很容易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就曾提到过类似的问题。她在一次大师班上说过:"二胡演奏中最难的不是拉出高音,而是在不同把位之间的平稳过渡。"这句话让我茅塞顿开。原来这个问题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困扰,很多二胡演奏家都会遇到类似的挑战。

第二章:常见的问题与错误姿势分析

谈到筒音作五碰到低音三的转换问题,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些常见的错误姿势和演奏习惯。这些问题就像潜在我们身边的"隐形杀手",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演奏效果。

我刚开始学的时候,就犯过很多这样的错误。比如,在从筒音作五转换到低音三时,我的手指总是不自觉地"跳跃",而不是平滑地移动。这导致声音断断续续,非常不流畅。后来老师一指出来,我才意识到自己原来犯了一个这么低级的错误。

根据二胡教育家曹星老师的研究,很多初学者在转换把位时会出现手指"跳跃"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左手手指的协调性不够。曹老师指出:"二胡演奏中,左手手指的移动应该像流水一样自然,而不是像登山一样艰难。"这句话让我对二胡演奏有了新的认识。

除了手指"跳跃"的问题,还有像按弦力度不均匀、换把时弓速变化过大等错误姿势。我以前就特别容易犯按弦力度不均匀的错误,有时候这个音按得很重,有时候又轻飘飘的,导致声音不稳定。后来我尝试着用拇指和食指像钳子一样夹住琴杆,同时保持其他手指的自然弯曲,效果果然好多了。

记得有一次,我在琴房练习《二泉映月》的某个段落,反复出现同一个错误——在筒音作五和低音三之间转换时,声音总是突然变尖。我当时急得满头大汗,感觉自己的二胡都要被气坏了。后来仔细检查才发现,问题出在我的弓速变化上——换把时弓速突然加快,导致声音变尖。调整了一下弓速,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这些错误姿势就像我们演奏中的"绊脚石",如果不及时改正,就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演奏水平。当我们遇到筒音作五碰到低音三的转换问题时,不妨先检查一下自己的姿势是否正确。

第三章:解决技巧与练习方法

掌握了常见的问题和错误姿势,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部分——解决技巧和练习方法。这可是我们能否顺利解决筒音作五碰到低音三问题的关键所在。

根据我的经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一是左手手指的灵活性训练,二是换把时的平稳过渡练习。这两个方面就像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说到左手手指的灵活性训练,我有一个特别有效的方法——五指练习。每天坚持练习五指的伸展和收缩,特别是拇指和食指的配合。我通常会这样练习:先用左手五个手指分别在琴杆上从粗到细的位置依次按弦,然后再从细到粗的位置依次按弦,这样来回练习。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大大提高,转换把位时自然就会更加流畅。

除了五指练习,还有个特别重要的练习方法是慢练。很多琴友喜欢快练,觉得这样能提高效率,但实际上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以前也是这样,直到有一次老师严厉地批评我:"慢练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让你为快练打下基础。"这句话让我恍然大悟。后来我坚持慢练,果然发现演奏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说到慢练,我还有一个具体的建议:在练习筒音作五到低音三的转换时,可以先放慢速度,甚至把每个音都分解开来练习。比如,先练习从筒音作五到低音三的右手拉弓动作,然后再练习左手手指的移动,最后再把两者结合起来。这样循序渐进,效果会好很多。

除了这些练习方法,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转换把位时,可以适当调整手指的按弦位置,让手指的移动路线更加合理。我通常会在从筒音作五转换到低音三时,稍微把手指往琴马方向移动一点点,这样手指的移动距离就会缩短,转换起来自然就会更加流畅。

还有个特别重要的技巧就是保持弓速稳定。很多琴友在换把时容易出现弓速变化的问题,导致声音不连贯。我建议在练习时,可以先固定弓速,专注于左手手指的移动,等左手指法熟练后再逐渐加快弓速。这样循序渐进,效果会好很多。

第四章:心理因素与演奏状态调整

谈到二胡演奏,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因素——心理因素。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技术难题,其实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筒音作五碰到低音三的转换问题,也不例外。

我刚开始学的时候,就深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每次练习这个段落,我总是紧张得手心冒汗,手指僵硬,结果越练越糟。后来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实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我尝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果然,心态一放松,技术问题也迎刃而解。

根据二胡教育家赵寒阳老师的研究,很多二胡演奏者在遇到技术难题时,都会出现心理紧张的问题。赵老师指出:"二胡演奏中,心理因素和技术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心理紧张会导致技术失误,而技术失误又会加剧心理紧张,形成恶性循环。"这句话让我对二胡演奏有了新的认识。

除了心态调整,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就是自信心。很多琴友在练习新技巧时,会因为害怕失败而缺乏自信,结果越练越糟。我建议在练习时,可以先从简单的段落开始,逐渐增加难度,每成功完成一次,就给自己一点鼓励。这样循序渐进,自信心自然会提高。

说到自信心,我还有一个具体的建议: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比如"今天必须成功完成这个段落",然后集中精力去完成它。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点奖励,比如休息一下或者吃点零食。这样循序渐进,自信心自然会提高。

除了心态调整和自信心培养,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就是专注力。二胡演奏需要高度的专注力,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很容易出现技术失误。我建议在练习时,可以尝试一些提高专注力的方法,比如深呼吸、冥想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演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