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州以前的名字叫益都,想知道这座古城的过去吗?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山东青州这座古城,它以前的名字叫益都青州,一个听起来就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地方。它位于山东省中部,是潍坊市下辖的县级市,但这里的分量可远不止一个普通县级市。

青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益都"这个名字,则使用了长达1300多年,从西汉初年到民国初期,它一直是山东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可以说,青州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山东历史,它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更迭,也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我就想和大家一起,穿越时空,看看这座古城的过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益都之名的历史渊源

说起青州的历史,不得不提的就是"益都"这个名字。根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益都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之一,后来成为西汉初年的一个重要郡县。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分齐地为齐、济北、胶东、菑川、济南、济南、齐七国,其中就包括了益都国。这个时期,益都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王国都城,地位显赫。

《水经注》中提到:"益都,故齐之营陵地也"。这说明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已经是齐国的重镇了。到了东汉时期,益都郡的管辖范围相当广阔,包括今天的青州市、诸城市、寿光市、安丘市等地,是当时山东地区的重要军事中心。

三国时期,益都先后归属魏、蜀、吴,但始终保持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北魏时期,益都郡被改名为青州,这个名字沿用至今。为什么叫"青州"呢?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青州因境内有青石山而得名,这里的青石山就是今天的青州云门山和驼山。这两个山是青州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也是青州名字的由来。

唐朝时期,青州是重要的商业城市,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代青州的商业繁荣程度仅次于长安和洛阳,是当时全国四大商业中心之一。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路过青州,写下《石壕吏》等诗作,其中就提到了青州的繁华景象。

到了宋代,青州虽然不再是全国性的中心,但仍然是山东地区的重要城市。金元时期,青州先后被金、元占领,但始终保持着繁荣的景象。明朝初年,朱元璋统一后,将青州降为府城,管辖范围缩小,但仍然是山东东南部的重要城市。

清朝时期,青州是青州府的府治,管辖着今天的青州市、诸城市、寿光市、安丘市、昌乐县等地。这个时期,青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十分发达,涌现出许多著名学者和文人。比如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虽然他的家乡是淄博市淄博县,但他的青少年时期曾在青州求学,对青州有着深厚的感情。

民国时期,青州先后归属胶济道和山东省,但始终保持着重要的城市地位。1938年,日本侵略者占领青州,青州开始了艰苦的抗日斗争。1945年,青州成为解放区的重要城市。

新成立后,青州先后属于益都县、青州市等行政区划,1986年,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由潍坊市代管。2003年,青州市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青州的历史文化遗迹

青州的历史文化遗迹众多,这些遗迹不仅见证了青州的历史变迁,也展现了青州独特的文化魅力。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迹。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青州古城墙。青州的古城墙始建于宋代,明清时期,是山东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城墙周长3.45公里,高约10米,墙体由青砖砌成,坚固壮观。站在城墙上,可以俯瞰整个古城,感受历史的沧桑。

城内的青州博物馆是了解青州历史的重要场所。这个博物馆位于青州古城的核心区域,是一座典型的明清时期建筑,由原来的青州知府衙门改建而成。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的青州历史文物,包括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汉代的铜器、唐宋时期的瓷器、明清时期的书画等,全面展示了青州的历史文化。

青州的大佛寺也是一处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这座寺庙始建于北魏时期,是青州最早建立的佛教寺院之一。大佛寺最著名的文物是一尊北魏时期的石佛,这尊石佛高3.8米,宽1.5米,是山东省现存最大的北魏时期石佛。石佛面容慈祥,衣饰华丽,展现了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独特风格。

青州的驼山石窟也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这个石窟群位于青州市驼山上,始建于北魏时期,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不断开凿,形成了现在的规模。驼山石窟共有大小窟龛70余个,佛像1000余尊,是山东省最大的石窟群之一。这些佛像风格各异,展现了不同时期佛教艺术的演变过程。

青州的云门山也是一处著名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这座山位于青州市西南部,山上有著名的云门洞和弥勒佛造像。云门洞高7米,宽3米,洞口刻有"云门"二字,洞内有一尊高3.6米的弥勒佛造像,笑容可掬,非常壮观。云门山还是著名的圣地,山上有多处宫观,如天仙宫、玉皇阁等,是青州重要的文化场所。

除了这些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青州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看的地方,比如青州贡院、青州文庙、青州武庙等,这些地方都见证了青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

青州的历史名人

青州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与青州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几位最有代表性的青州历史名人。

第一位不得不提的就是北魏时期的著名书法家郑道昭。郑道昭是北魏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雄浑豪放,被誉为"魏碑之祖"。郑道昭在青州留下了许多书法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驼山石窟的题记和云门山的摩崖石刻。这些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郑道昭高超的书法艺术,也为我们研究北魏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唐朝时期,青州出了两位著名的大诗人,一位是李白,一位是杜甫。虽然李白和杜甫都不是青州人,但他们都与青州有着密切的联系。李白年轻时曾游历山东,多次路过青州,并写下了《赠何七判官昌浩》《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等诗作。杜甫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曾到过青州,并写下了《石壕吏》《羌村三首》等著名诗作。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青州的美丽风光,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明朝时期,青州出了两位著名的文学家,一位是宋濂,一位是王祟焕。宋濂是明朝初年的著名文学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被誉为"明初文坛的领袖"。王祟焕是明朝中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很有特色。这两位文学家都对青州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朝时期,青州出了两位著名的思想家,一位是孙嘉淦,一位是郑板桥。孙嘉淦是清朝中期的著名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王夫之的影响,对清朝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郑板桥是清朝中期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他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家喻户晓,他的绘画风格独特,被誉为"郑派"绘画的代表。这两位思想家都对青州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现代,青州也出了许多著名的先烈和人士。比如王尽美,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早年曾在青州从事革命活动。还有赵一曼,她是著名的抗日女英雄,她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这些先烈和人士为青州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青州的传统手工艺

青州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且传统手工艺也非常丰富。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是青州的智慧结晶,也是文化的瑰宝。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最有代表性的青州传统手工艺。

第一种是青州剪纸。青州剪纸是山东省重要的民间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青州剪纸题材广泛,包括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吉祥图案等,风格独特,色彩鲜艳。青州剪纸不仅用于节日的装饰,也用于婚丧嫁娶等场合,是青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青州市志》记载,青州剪纸在清朝时期就已经非常发达,当时青州的剪纸艺人曾到京城为宫廷制作剪纸艺术品。现在,青州剪纸已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青州重要的文化名片。

第二种是青州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