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一般人压不住,看完这篇秒懂其中玄机
曹植的《洛神赋》之所以让人难以忘怀,甚至让人感到压抑,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和对理想幻灭的深刻渲染。文中,曹植对洛神的描绘,既有超凡脱俗的美貌,又带有可望而不可即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正是“玄机”所在。洛神是“神”,是人神之别造成的天然鸿沟,使得曹植在见到她的那一刻,便陷入了既渴望接近又深知无法拥有的矛盾心理中。这种心理上的撕扯感,通过赋中的细节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洛神轻盈飘逸、难以捕捉的形象,也暗示了读者(或曹植)对其可望不可即的无力感。赋中反复出现的“远”字,更是直接点明了这种距离,加深了人物的失落与惆怅。因此,这种由神人殊途造成的巨大心理落差,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美好事物追求而不得的痛苦,构成了《洛神赋》令人“压不住”的根源,也是其艺术魅力的核心所在。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能感同身受曹植那份难以言喻的失落与怅惘,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这便是其中蕴含的“玄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