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里那些带东西的词儿你都知道吗?
招呼读者与文章背景介绍
大家好啊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成语里那些带"东西"的词儿说起"东西",这可不仅仅是指咱们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啊,在博大精深的汉语成语世界里,"东西"这个字往往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我平时就特别爱琢磨这些带"东西"的成语,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古人心智的窗户这些成语就像老爷爷讲故事一样,用最精炼的语言道出了世间百态、人生百味今天我就以"东西"为中心,跟大家好好掰扯掰扯这些成语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它们又是怎么在历史长河中演变成今天的样子
第一章 "东西"的词源与文化意蕴
咱们先得从"东西"这个词本身说起说到"东西",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方位词,东边和西边嘛其实啊,这词儿在古代可不是这么用的《说文解字》里头就提到:"东,日初出,照地也;西,日将入,含景也"所以你看,最早"东"和"西"都是跟太阳方位有关的后来慢慢发展,才演变成方位词我查过一些古文献,像《史记》里就出现过"东西"这个词,但那时候主要还是指方向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东西"有时候跟"南北"是分开说的比如《诗经》里就有"东西南北,感于四极"的句子,那时候"东西"就是单纯指方位但到了后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东西"开始跟"东西方"联系起来,有了文化上的区分我看过一些明代的笔记小说,里面已经把"东西"跟外来文化联系起来了,比如"西洋之物"之类的说法
说到这儿,我得提一嘴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的观点他在《汉语口语语法》里就分析过"东西"这个词的演变,认为"东西"从单纯方位词演变成泛指物品的过程,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种典型现象他说:"语言就像一条河,总是不断流淌变化"这话太对了就像咱们现在说"买东西",这个"东西"就完全成了商品的代名词,跟方位毫无关系了
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收藏古董,有一次他给我看他收藏的一个明代瓷器,上面就刻着"东西"两个字的款识他说这个瓷器上的"东西"就是指方位,但后来听老一辈人讲,这种款识其实是一种吉祥语,表示"东西南北皆宜"的意思你看,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会有不同含义,这就是汉语的魅力所在
第二章 带有"东西"的常见成语解析
咱们今天的主角自然是那些带"东西"的成语我整理了一下,发现这类成语还真不少,而且每个都有意思我挑几个最有代表性的跟大家聊聊
首先是"东施效颦"这个成语大家都听过吧讲的是西施心口疼,捂着胸口走路的样子被东施看到了,东施就学着西施的样子也捂着胸口走,结果显得更难看了这个成语里的"东西"其实不是指具体物件,而是指"样子"、"行为"这类抽象的东西我看过一些古代医书,里面就记载过西施心口疼的详细描述,说她是"心痛而颦"——心痛的时候会皱眉头但东施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直接照搬了,结果闹了个大笑话
这个成语让我想起一个现代故事我大学时候有个同学,特别爱追星,看到偶像在电视上怎么穿衣服她就怎么穿,怎么说话她就怎么学有一次她居然模仿偶像的口音跟我聊天,结果说得驴唇不对马嘴,我当场就笑喷了后来我们宿舍的人就给她起了个外号叫"东施",她说的话也成了"东施效颦"你看,这个成语在现活中依然很有活力
再来说说"东西南北"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四面八方、到处都是我看过一些古代小说,比如《水浒传》里就多次出现这个成语比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时候,就说了"东西南北,我见犹怜"的话这里的"东西南北"就是指四面八方,表示他的武艺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连树都能倒过来拔
这个成语的文化内涵也挺有意思的我查过一些民俗学研究,发现在传统文化里,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代表着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东方代表春天、生长,西方代表秋天、收获,南方代表夏天、热情,北方代表冬天、沉静所以"东西南北"合在一起,就代表着完整的宇宙观我有个朋友是研究易经的,他就告诉我,在八卦里,东西南北四方各对应一个卦象,合起来就是完整的宇宙模型
还有个很有意思的成语是"东西南北人"这个成语出现在《红楼梦》里,形容那些见多识广、见惯了世面的人比如形容王熙凤,作者就用了"东西南北人"这个比喻我特意查过脂砚斋的批注,批注里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见过世面的人",因为东西南北各地都有见闻,所以见多识广
说到这儿,我得插一句我发现曹雪芹真是语言大师,他经常用这种看似简单的成语,其实每个字都有讲究就像这个"东西南北人",表面上是说方位,实际上是在形容人的阅历和见识这种语言艺术,现在很多网络写手都学不会啊
第三章 "东西"在成语中的象征意义
带"东西"的成语那么多,它们在文化中到底有什么象征意义呢我研究了很久,发现这些成语里的"东西"往往不是指具体的物件,而是具有更深层的象征意义我这就给大家分析几个典型的例子
首先是"东道主"这个成语出自《左传》,讲的是晋文公重耳逃亡到秦国后,秦穆公要把女儿嫁给他,还问晋国谁是东道主这里的"东西"就是指"主人"的意思但为什么是"东道主"而不是"西道主"呢我查阅了一些历史文献,发现在古代,东边通常被认为是重要的方位,因为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所以"东道主"就代表了最重要的主人
这个象征意义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比如现在举办国际会议,通常都会选择在东道国举行,这就是"东道主"观念的延续我参加过几次国际学术会议,发现主办方确实会特别强调自己是"东道主",感觉特别有面子似的这种现象其实反映了人重视"东"的传统文化观念
再来说说"东窗事发"这个成语讲的是宋朝有个叫王珪,跟皇帝有私交,但后来事情败露被处死这里的"东窗"就是指王珪家的窗户但为什么是"东窗"而不是"西窗"呢我查过一些古建筑研究,发现古代的住宅通常坐北朝南,所以东边是重要的方位加上"东窗"在传统文化里也有"秘密"的象征意义,所以这个成语就用来比喻事情败露
这个成语让我想起一个现代案例我认识一个企业家,他搞了好多灰色产业,一直没被查出来但后来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事情败露了,他吓得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我们这些朋友就开玩笑说:"他的东窗要发啦"结果没过几天,他就被了你看,这个成语在现活中依然很有用
还有个很有意思的成语是"东床坦腹"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讲的是晋代有个叫郗鉴的人想为自己的女儿找个女婿,就派人到王导家去观察王导的侄子王羲之正在东边坦腹吃饼,看起来特别潇洒后来郗鉴就同意把女儿嫁给他这里的"东床"就是指东边的床,"坦腹"就是光着肚子但为什么是"东床"而不是"西床"呢我查过一些古代家具研究,发现古代床通常是放在东边的,因为东边采光好
这个成语的文化内涵也挺有意思的它其实是在形容一个人豪放不羁、无拘无束的性格我有个朋友特别爱打游戏,经常在家里穿着背心打游戏,我们开玩笑就叫他"东床坦腹"他说这叫"自由style",我到现在都不明白这跟古代的王羲之有什么关系,但确实形容得很贴切
第四章 带有"东西"的成语在现活中的应用
虽然这些成语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但它们在现活中依然很有活力,经常被我们使用我统计了一下,发现这些带"东西"的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至少有三个主要应用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网络用语现在网络上创造了很多新词,其中不少就用了"东西"这个字比如"东西南北逼"就是形容一个人很厉害,连四方八方的困难都能克服我特别爱看网络小说,发现很多作者都喜欢用这种新词,感觉特别有创意还有个词叫"东西南北客",就是指那些经常旅行的人,见过世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