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C画幅到底有啥不同之处?快来了解下这个摄影小知识!
APSC(Advanced Photo System Compatibility)画幅,也称为 cropped sensor 或者 APS-C 画幅,是一种较小的图像传感器尺寸,相对于全画幅(Full Frame)传感器来说。这种画幅的传感器在数码相机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在单镜头反光相机(DSLR)和无反相机(Mirrorless)中。
APSC画幅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传感器尺寸和由此带来的影响:
1. 尺寸和格式:APSC传感器的尺寸大约是全画幅传感器的一半,大约为22.3x14.9毫米。这种较小的尺寸意味着在拍摄时视角会相对缩小。
2. 等效焦距:由于传感器尺寸较小,使用APSC画幅的相机需要乘以一个“裁切因子”(通常为1.5倍或1.6倍,具体取决于相机品牌)。这意味着实际拍摄时的焦距会比全画幅相机看到的要长。例如,一个50mm的镜头在APSC相机上会表现得像75mm或80mm的镜头。
3. 光线捕捉:由于传感器较小,APSC画幅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可能不如全画幅相机表现得好,因为它们捕捉的光线较少。然而,现代APSC相机已经通过改进传感器技术和图像处理算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
4. 成本和便携性:APSC相机通常比全画幅相机更轻、更小,且成本较低,这使得它们成为许多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的理想选择。
5. 自动对焦和连拍性能:一些APSC相机在自动对焦和连拍性能方面表现出色,尤其是在较新的无反相机中,这些性能已经可以媲美甚至超过一些全画幅相机。
总之,APSC画幅在尺寸、等效焦距、光线捕捉、成本和便携性等方面与全画幅有显著不同,但现代APSC相机已经非常强大,能够满足大多数摄影需求。了解这些不同之处,可以帮助摄影爱好者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相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