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CFG桩质量验收规范2018,轻松掌握施工要点


好的,根据详解《CFG桩质量验收规范》(JGJ/T 404-2018),轻松掌握施工要点如下:

一、 施工准备阶段要点

1. 原材料控制:

水泥: 检查品种、标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出厂日期及储存期,严禁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进行抽样送检,确保强度指标合格。

粉煤灰: 检查其烧失量、细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确保质量稳定。

砂石: 检查粒径、含泥量、级配等是否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粗骨料应洁净,无有害物质。

外加剂: 检查品种、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用量准确,与水泥有良好相容性。

2. 配合比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原材料试验结果,严格进行配合比设计,并进行试配和强度验证,确保满足设计强度和和易性要求。

配合比确定后应固定,任何改动需重新审批。

3. 设备准备与标定:

制桩设备: 搅拌站应确保搅拌均匀,计量准确(水泥、粉煤灰、水、外加剂等)。桩机就位、垂直度调校准确。

计量设备: 搅拌站计量系统、水表、流量计等需定期校验,确保精度符合要求。

成桩设备: 桩管、搅拌头、提拔速度等需检查完好。

4. 场地与测量:

施工场地平整、密实,具备运输和作业条件。

测量放线准确,桩位标识清晰,控制网复核到位。

二、 施工过程控制要点

1. 原材料投料: 严格按照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投料,计量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如:水泥、粉煤灰±2%,砂石±3%,水±2%)。定期检查计量系统。

2. 搅拌与运输:

搅拌时间应足够,确保搅拌均匀,一般不少于2分钟。

混合料出搅拌机后应尽快运至灌注点,防止离析和初凝。运输时间不宜过长(根据试验确定)。

3. 桩身制作(灌注):

垂直度: 桩机垂直度是关键,浇筑过程中应持续监测,确保不大于1%。

提拔速度: 混合料提拔速度必须严格控制,宜采用匀速提拔,速度不宜过快(根据试验确定,一般控制在1.5-2.0m/min范围内,特殊情况下通过试验确定)。提拔速度的均匀性直接影响桩身质量。

混合料坍落度: 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一般为180-220mm),保证和易性,便于灌注和防止离析。

连续性: 灌注过程必须连续,防止断桩。若因故中断,必须按规定处理(如采取补救措施)。

桩顶处理: 灌注高度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多余部分应在桩身强度满足条件后凿除。

4. 成桩后的养护:

新制CFG桩应避免立即受冻、受水浸泡或超载。根据气温和桩身强度增长情况,确定合理的养护期和拆模(若需要)时间。

三、 质量检验要点

1. 原材料检验: 按批次进行进场检验,确保符合要求。

2. 配合比验证: 定期或根据需要检测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等工作性能。

3. 成桩质量检验:

桩身完整性检测: 主要采用低应变动力检测方法,抽检比例按规范执行。检测应判读准确,对有缺陷的桩应分析原因并处理。

单桩承载力检测: 可采用静载试验或高应变动力检测方法。静载试验是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可靠方法,高应变主要用于桩身完整性评价和承载力估算,需结合使用。检测数量按规范要求。

桩位偏差、垂直度、桩长、桩顶标高: 施工过程中和成桩后进行几何尺寸检查,确保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混凝土强度: 按规定制作试块,标准养护28天后进行强度试验,检验桩身混凝土实际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四、 验收要点

1. 资料审查: 检查原材料检验报告、配合比设计文件、施工记录(原材料投料、搅拌、运输、灌注、提拔速度、垂直度等)、成桩质量检测报告(完整性、承载力)、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是否齐全、规范、签字手续完备。

2. 现场复查: 对抽检桩的桩位、桩顶标高、外观质量(有无严重裂缝、蜂窝、空洞等)进行现场检查。

3. 综合评定: 根据资料审查和现场复查结果,对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定。只有所有项目均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才能通过验收。

核心要点总结: 原材料关、配合比关、设备标定关、过程控制(特别是提拔速度和垂直度)、质量检测关(完整性+承载力)、资料验收关。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和检验,是确保CFG桩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