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倒平板的真正含义别再搞错了
好的,我们来彻底搞清楚“倒平板”这个说法的真正含义,以避免混淆。
通常我们说的“倒平板”,尤其是在实验室微生物学领域,其真正含义是指将融化的培养基(通常是液体)倒入已经铺好无菌纱布或滤纸的平皿(Petri dish)中,使其凝固成平板状,用于微生物培养或分离。
这里的“倒”字,并不是指物理上的上下颠倒,而是指将液体培养基倒入平皿这个容器中的动作。这个过程的关键步骤包括:
1. 准备:将培养基(如琼脂)加热融化,并调节好pH值等。
2. 冷却:将融化的培养基冷却至适宜倾倒的温度(通常在45-50°C之间),以避免烫死微生物。
3. 无菌操作:在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内操作,防止杂菌污染。
4. 倒入:将冷却后的培养基液体,沿着平皿的边缘或中央倒入其中。
5. 凝固与摊开:盖上皿盖,轻轻晃动或静置,使培养基均匀铺满整个皿底,然后冷却凝固。
为什么叫“倒平板”?
这个名称形象地描述了操作的核心动作——将液体倒入一个平面的容器(平皿)中,最终形成平板状的结构,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的表面。
常见的误解澄清:
有人可能会误以为“倒平板”是指将已经长有菌落的平板从高处倒下,或者是指将液体直接倒入培养瓶中。这些操作与“倒平板”的定义是不同的,应该区分清楚。
总结:
因此,“倒平板”的真正含义是将融化的、冷却后的液体培养基倒入铺有底层(如纱布/滤纸)的平皿中,使其凝固成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平板。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再将其与其他操作混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