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1211灭火器现在都不能用了呢


1211灭火器,学名二氟一氯一溴甲烷,曾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灭火剂,尤其在精密仪器、计算机房、通信设备等场所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其环境和安全方面的弊端,现在几乎已经被全面淘汰。

首先,1211灭火器的主要成分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对臭氧层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这种化学物质在大气中能够分解臭氧分子,导致臭氧层变薄,从而加剧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国际社会早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并通过《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国际公约,逐步限制乃至禁止了包括1211在内的多种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的生产和使用。

其次,虽然1211灭火剂在扑灭电器火灾和可燃液体、气体火灾方面效果显著,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在灭火过程中释放出的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有刺激性,高浓度下甚至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随着人们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这种存在安全隐患的灭火器逐渐被更安全的替代品所取代。

最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高效的环保型灭火剂和灭火技术不断涌现,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它们不仅灭火效率高,而且对环境和人体都更加友好,从而逐步替代了1211灭火器。

综上所述,由于1211灭火器对臭氧层的破坏、自身的毒性和更安全环保的替代品的出现,这种曾经广泛使用的灭火器现在已基本不能使用,并正在全球范围内被逐步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