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中的及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过度了,文章揭秘这个道理的精髓
“过犹不及”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先进篇》。原文是:“子贡问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在这里用“过犹不及”来说明事物发展到了极端就会走向反面的道理。
在现代汉语中,“及”字通常表示达到、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过犹不及”中的“及”可以理解为“达到”、“到达”的意思,即过度了。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平衡和适度,过度和不足都是不可取的。
文章揭秘这个道理的精髓:
“过犹不及”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提醒我们,无论是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保持适度,不要过度。过度可能会导致事物的反效果,而不足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应该学会把握分寸,做到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上,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分,而应该注重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在工作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加班加点,而应该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生活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而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做到身心平衡。
“过犹不及”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把握好度,做到恰到好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