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舟子之歌:黄土高原的苍凉船夫曲》


黄河,作为北方的巨龙,被尊称为“母亲河”,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哺育了英勇的儿女。她是我们文明的重要源头。

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国风新韵的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

这首深受喜爱的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诞生于二十世纪初的黄河中游地区的榆林佳县,与一个名叫李思命的黄河船工紧密相连。

李思命,生于1891年,逝世于1963年,是佳县荷叶坪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他长年驾驶船只穿梭于黄河之上,性格豪爽且擅长歌唱。在1920年的春节活动中,他自编自唱了《搬水船》,其中的精彩段落便是这首后来广为人知的《黄河船夫曲》。李思命的创作才华得到了乡亲们的热烈赞誉,从此这首歌曲开始流传开来。

经过1942年的整理,《黄河船夫曲》被收录在了《陕甘宁老根据地民歌选》中。后来,在1952年被收录在《陕北民歌选》里,成为了黄河文化乃至文化的代表性歌曲之一。

黄河的水路地形复杂多变,河水汹涌澎湃,曲折蜿蜒。如同黄河水一般,《黄河船夫曲》也充满了深沉的力量。

这首歌曲旋律宽广,节奏稳重。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以朴实的语言和激昂的音调,生动描绘了从“湾”到船,再到杆,直至艄公的一系列场景。歌曲既展现了黄河船夫勇往直前、敢于拼搏的精神风貌,又表达了他们乐观向上、激情澎湃的情怀。

让我们关注音乐,共同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品味国风音乐的美妙,感受《黄河船夫曲》所带来的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