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韵新裁:时逢合昏之兽,清泉与浊水间的哲理思考


《图中绘出的是波兰女画家Malgorzata Szczecinska的杰作》

在这幅画中,描绘了一位绝美的女子,她孤芳自赏地居住于山谷之间。她自称是被遗忘的女子,就像山林中的草木一样默默地存在。回忆起曾经的乱世,她的兄弟遭遇了不幸。即使地位显赫,也难以保护自己的亲人,让人感叹世事的变幻无常。她的丈夫薄情,另娶如花似玉的新妇,遗忘了旧日的情感。

合欢花盛开的时候,鸳鸯成双成对地栖息,然而只能看见新人的笑颜,却听不见旧人的泪水。山上的泉水清澈见底,但流出山外后却变得浑浊不清。侍从归来,手捧宝珠,她用萝藤修补破旧的茅屋。她摘取花朵,却不插在发间;采撷柏叶,双手盈满。

寒风中,她的翠袖单薄,日暮时分,她倚靠青竹静静思考。这位佳人生活在乱世之中,遭受了命运的,但她却保持着高洁的情操。她的孤高和绝世的姿态,通过诗中的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如经寒不凋的翠柏、挺拔的绿竹,她的品格高尚。最后一句“日暮倚修竹”,寓意着她在困境中依然坚守着高洁与自尊。

这首诗以安史之乱后的第五年为背景,通过佳人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不同于一般的弃妇题材诗歌,这首诗通过对佳人的遭遇和品格的描绘,展现了她在逆境中的高尚情操。采用纯客观的叙述方法,结合夹叙夹议和形象比喻等手法,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和立体。这是一首赞美佳人在困境中展现高洁品格的诗歌,也是杜甫的杰作之一,堪称古代弃妇题材诗歌中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