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通话无声危机:耳朵突然失灵,这些日常习惯需立即调整!


警惕突发性耳聋,注意保护听力健康

生活中有时会出现突然耳聋的情况,这让我们不得不重视突发性耳聋的问题。小陈是一位浙江宁波的16岁高中生,因熬夜复习导致睡眠严重不足,最终出现了右耳听力下降的情况。经过及时治疗,她的听力得以恢复。这一事件提醒我们,突发性耳聋的发病风险正逐渐年轻化。

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患者。专家分析,这种病症不仅仅限于老年人,最小患者年仅六岁。主要诱因包括熬夜、压力大、过度使用耳机等不良生活习惯。今天是全国爱耳日的第26个年头,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突发性耳聋这个问题。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感音性听力损失,简称“突聋”。其发病突然,常见的诱因包括过度疲劳、心理压力过大、精神刺激、饮食因素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突发性耳聋患者越来越年轻化,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给年轻人敲响了警钟。

为了预防突发性耳聋,我们需要保持合理作息、饮食规律、营养均衡,并加强锻炼。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急症,最佳治疗时间为发病后的72小时内。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或顽固性耳鸣。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首次治愈,突发性耳聋仍有可能复发,且症状可能更为严重。

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关注容易导致听力受损的行为。过度使用耳机是其中之一。专家建议,戴耳机时应遵循“三个60”的原则:音量不超过60%,聆听时间不超过60分钟,周围环境噪声超过60分贝时不建议佩戴。掏耳朵过勤和擤鼻涕方法不当也会导致听力受损。

让我们共同重视突发性耳聋问题,青少年和成年人都要关注自己的用耳习惯和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或熬夜。如果出现突发性听力下降的情况,一定要抓住黄金72小时及时就医。保护听力健康,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