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近日,广东多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天气。随着雨水的停歇,一种令人的生物——“大蜗牛”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社交平台上流传的照片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些巨大的蜗牛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不少人甚至出于好奇徒手抓了起来。网友纷纷提醒:这是非洲大蜗牛,有毒!那么,这些大蜗牛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什么会突然冒出来了呢?它们对有没有危害呢?

非洲大蜗牛,也被称为褐云玛瑙螺,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由于它不能在水中存活,所以每当大雨过后,它们就会从躲藏的地方爬出来。这种蜗牛喜欢吃农作物、林木、蔬菜和花卉等植物,能够危害500多种作物,因此被列为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如何区分非洲大蜗牛和本土的蜗牛呢?研究人员指出,通常壳长超过三指宽的就是非洲大蜗牛。那么,为什么雨后它们会大量出现呢?原来,非洲大蜗牛平常只在草丛中的潮湿处活动,只有在雨后环境潮湿时,它们才会冒险到处爬行。

非洲大蜗牛的“杀伤力”极大,一只身上就有上百条寄生虫。其中,广州管圆线虫是最危险的寄生虫之一,如果被感染,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感染这种寄生虫,因此必须保持警惕。

专家提醒,如果不慎踩到非洲大蜗牛,要及时清洗。家里的蔬菜水果等也必须处理干净。如果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可以找物业公司或专业的杀虫公司进行处理。如果不慎接触后,一定要做好清洁工作,出现异常情况务必及时就医。

近期,南方的雨水似乎连绵不断。接下来的一周里,将有四轮降雨无缝衔接。应急广播提醒广大市民,降雨过后若路遇非洲大蜗牛,不要徒手触摸或尝试饲养。对于这些可能带来健康隐患的生物,我们必须保持警惕,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更多关于此类事件的最新资讯和动态,请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同时我们也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料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