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峰吗


近期,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的王成善院士团队,在著名的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Geo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题为“河流袭夺加剧珠穆朗玛峰近期隆升”。这一发现引起了国际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

珠穆朗玛峰,自1852年以来就被公认为世界最高峰。从人类首次成功攀登这座高峰的1953年,到最近的2020年科学家对其进行的最新海拔测量——高达8,848.86米,每一步的测量与探究都在人类与自然的双重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地质学家们探寻的则是更深层的奥秘——为什么珠峰如此高耸入云?

全球科学家的多年研究已经明确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是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根本原因。这个基本地质构造理论无法完全解释珠峰与其他高峰之间显著的高度差异。特别是珠峰与乔戈里峰之间近250米的高度差距,引起了王成善院士团队的关注。为了解开这一谜团,他们与国际同行进行了深入的野外科学考察。

考察中,团队发现了科西河流域的独特性。这个流域上游的朋曲位于青藏高原,走向东西;而下游的阿润河则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呈现南北走向。科西河的不稳定状态引起了研究团队的特别关注。他们通过对比现代科西河水系的上下游特征,结合科学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后提出:这一河流现状可能是由古阿润河袭夺古朋曲的结果。这一袭夺事件发生在距今约8万9千年前。河流袭夺导致的均衡反弹效应使得珠峰的隆升速率增加,并影响了周围山峰的高度变化。这一新机制的发现揭示了河流袭夺在山峰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了珠峰的高度变化,也对洛子峰和马卡鲁峰等周边山峰产生了影响。这一发现为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造山带的演变和高峰形成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一机制在喜马拉雅造山带以及其他造山带中的普遍性,也意味着我们对地质学和地貌学的理解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完善。该成果为科学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攀登研究和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深度理解。【图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