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的用法


许多这些镜像是由个人或小团队维护的,可能会很快失效。一些镜像的网速并不理想,不能满足所有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最近我开始尝试自己搭建一个镜像加速服务器。这个想法源于我在浏览GitHub时偶然发现的一个项目Docker-Proxy。

为了实施这个项目,我需要准备一些前提条件。我需要有一台可以访问docker-hub的服务器以及一个域名。

关于服务器,你可以通过搜索“OracleCloud免费服务器”攻略来获取。如果无法获取免费服务器,你也可以选择升级你的账号为付费账户,但在创建主机时仍选择免费主机配置(我就是这样操作的,但需注意有可能会产生费用)。

至于域名,你可以选择任何一家域名提供商,挑选你喜欢的域名,并选择如.top或.wxy等后缀,费用大概在每年9元左右。有些提供商甚至提供更便宜的价格,如每年3元左右。

在服务器上,首先需要安装Docker,我使用的所有服务都是基于Docker平台运行的。

安装Docker后,我推荐安装portainer.io容器来管理Docker容器,以及nginx-proxy-manager容器来管理Nginx反代和https自动申请续期。

接下来是具体的搭建步骤。在选定的目录下创建一个docker-compose.yaml文件,并写入相应的服务配置。这里包括docker hub服务、UI界面服务以及网络配置。

还需要创建registry-hub.yml文件,该文件用于配置镜像仓库的一些参数,如存储、删除、缓存等。

完成上述配置后,运行docker compose命令即可创建并启动容器。之后需要配置Nginx反代,使用之前提到的nginx-proxy-manager容器,反代镜像服务域名和管理界面的域名。

在docker的daemon.json配置文件中添加镜像服务域名,并重启docker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涉及了一些前置知识和Linux的基本操作,以及Docker的基本操作。对于新手来说可能不太友好。但受限于篇幅和个人时间能力,后续有机会再补充更详细的内容。大家在使用时可以结合百度搜索、谷歌搜索或者ChatGPT来获取信息。希望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