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胜()成语五年级下册
【成语名字】:负隅固守
【成语拼音、注音】:f y gn shu、ㄈㄨ ㄩ ㄍㄢ ㄕㄡ
【成语释义】: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要之地。意指在险境之地坚守抵抗,形容依仗某种条件而顽固抵抗,含有贬义。
【成语来源】:这一成语源于战国时期孟子的故事。当时,齐国遭受,孟子弟子试图以历史典故劝说孟子前往齐王处赈济百姓。孟子借冯妇的故事表达了他不愿再次劝说齐王,因为那可能会使他像冯妇一样被世人嘲笑。冯妇的故事中,她虽年岁已高,但在关键时刻仍决心挺身而出,与猛虎搏斗,最终为民除害。后人从这一故事中提炼出“负隅固守”这一成语。
【成语用法】:该成语通常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定语和宾语,多含贬义。例如:“尽管敌人负隅固守,我们还是凭借优势兵力将他们彻底击败。”
【近义词】:顽固抵抗、垂死挣扎等。
【反义词】:束手就擒、俯首就缚等。
【成语造句】:
1. 警方已经布下了重重包围,然而犯仍然负隅固守,企图逃脱。
2. 虽然敌军已经包围了我们的阵地,但我们依然负隅固守,坚决抵抗。
【成语故事详细解读】:
在战国时期的齐国,由于连年天灾,百姓生活困苦。孟子的弟子陈臻向孟子提出请求,希望他能前往齐王处说服其开仓放粮以赈济百姓。孟子通过讲述冯妇的故事表达了他的担忧和无奈。冯妇是一位擅长打虎的猎手,但在一次关键的战斗中选择了不再展现自己的技能。多年后,当猛虎出现并威胁到人们的安全时,冯妇毅然决定重新出山,与猛虎搏斗并最终获胜。虽然这个故事赞美了冯妇的勇气和决心,但孟子担心若他再次劝说齐王可能会被人嘲笑与冯妇一样。“负隅固守”这一成语便体现了这种既想帮助他人但又担心被误解的复杂情感。
【成语辨析】:
负隅固守与垂死挣扎都表达了不放弃、坚持到底的意思。“负隅固守”更侧重于在险境中的坚守,而“垂死挣扎”则更多描述濒临死亡时的最后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