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基本放大电路公式


运算放大器电路简述及其常见应用解析

当我们探讨运算放大器电路时,常常要分析其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比如反向放大器的输出Vo与输入Vi的关系,公式为Vo=(1+Rf)Vi。但这并不意味着记住公式就足够,真正运用电路时还需要理解其背后的原理。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在运用运算放大器时,只需理解并熟练运用“虚短”和“虚断”这两个概念,即可应对大部分常见电路。要想真正精通,还需要深厚的电子知识功底。

何为“虚短”和“虚断”呢?由于运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极高,通常通用型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都在80 dB以上。而其输出电压有限,通常在10 V至14 V之间。运算放大器的差模输入电压极小,两输入端几乎等电位,这就好比是“短路”,我们称之为“虚短”。同样,由于运算放大器的差模输入电阻极大,通常通用型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都在1M以上,流入运算放大器输入端的电流极小,几乎无电流注入和流出,使得两输入端仿佛开路,我们称之为“虚断”。

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实例来解析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应用:

1. 反向放大器:当运算放大器的同向端接地时,反向端与同向端形成虚短,电流几乎无注入和流出,形成虚断。此时R1和R2相当于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由此可推导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式。

2. 同向放大器:当考虑虚短和虚断时,通过简单的欧姆定律可得到同向放大器的公式。

3. 加与减:通过理解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并结合基尔霍夫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加和减的输入输出关系。

4. 积分电路:在积分电路应用中,虚短意味着反向输入端的电压与同向端相等,而虚断告诉我们通过R1的电流与通过C1的电流相等。通过这些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即实现了积分功能。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后续我们会继续分享更多关于运算放大器的内容。希望这些分享能对你有所帮助,记得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