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以待己严以律人是什么意思
道光,曾国藩正值三十有一,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面临着许多矛盾与困惑,一边想搬到城内追求读书的乐趣和良师益友的陪伴,一边又舍不得与纷繁的应酬断绝联系。他的心中满是挣扎和纠结。他有着向善之心,渴望与人为善,但现实中与好友郑小珊却产生了误会和冲突。尽管两人后来和好如初,但在交往过程中仍有些许芥蒂存在。
在十月二十六日写给亲人的信中,曾国藩透露了自己从倭艮峰先生那里学到了一种自我约束的方法。倭仁每天都会记录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一旦发现错误或过失,便会在日记中记录下来,字迹工整,以此作为自我反省和自我提升的依据。曾国藩决定从十月初一开始效仿倭仁的做法,每日记录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以此警醒自己并加强自我修养。仅仅叙述这件事就让他觉得紧迫而有责任感。试想一下,如果对于我这个平日散漫惯了的人来说,如果有人提议每天记录生活点滴,再进行自我反思纠正得失并用端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我可能会觉得这是不切实际的苛求。然而曾国藩却真的这样做了。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鼓励友人冯树堂一同记录生活。冯树堂对曾国藩如同兄长一般尊敬,他的虚心接受和自我反省让曾国藩相信他将来必定有所成就。此时的曾国藩还不能预见到自己未来的成就,但他对冯树堂的能力与品质有着高度的评价。在写完那封信几天后,他在日记里对冯树堂有了更详细的记述。在灯下与冯树堂交谈时,冯树堂展示了他的日课册并请求曾国藩提些意见与建议。曾国藩在冯树堂的册子上写了很多评语并指出了其中的一些不足冯树堂欣然接受并感激曾国藩的指正他觉得冯树堂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并乐于改正而自己却常常喜欢指责他人他深感惭愧并认识到反省自己比指责他人更难在与冯树堂的对比中他深感自己的不足他注意到冯树堂谈及失恃时潸然泪下而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却显得淡薄于是他在日记中痛斥自己:“你还是人吗?”这种对比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