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里“善”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比你想的更接地气
在《易经》中,“善”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高深莫测的道德教条或遥不可及的理想境界,它其实非常接地气,蕴含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简单来说,《易经》里的“善”,更多是指顺应自然规律、遵循事物发展之道的“恰当”与“适宜”。它不是要求人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是强调在具体情境下,做出那个最合理、最和谐、最有助于事物良性发展的选择和行为。
比如,在某个卦象中,可能提示你要谦逊退让,那么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懂得适时地收敛、不争不抢,就是一种“善”的表现。再比如,在另一些情境下,卦象可能鼓励你积极行动、把握时机,那么勇于担当、奋发图强,同样也是一种“善”。这种“善”是具体的、情境化的,它关注的是个体如何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求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外界的和谐统一。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和智慧,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实践和体悟的道理,因此说它比我们想象的更接地气,是十分贴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