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人们讲那神奇民间故事,百字短篇带你看不一样的传奇世界


金陵城的夏日,总是带着几分湿润的暑气。镇国公府内,诰命夫人沈静姝手中的家书带来了边关紧急的消息。她的丈夫,安西大都护陆正宏的亲笔书信,像一块巨石投入了她平静的生活。

三十余载的夫妻,沈静姝对陆正宏的字迹再熟悉不过。但这次信中的内容,却让她如坠冰窖,心中翻涌着难以名状的波澜。信中,陆正宏称因在军中触怒了权倾朝野的宁国公,恐有性命之危,甚至可能被谋逆。他嘱咐沈静姝,在他心腹亲兵抵达金陵后,立刻变卖家产,携独子陆云昭秘密出逃,远赴海外避祸。

沈静姝心中丛生,她眼中的丈夫陆正宏,是一位功勋卓著、为人刚正不阿的大都护,怎会轻易与宁国公结下死仇?更何况,他们的独子陆云昭已入仕途,在翰林院供职,前程光明。信中虽言辞恳切,却透着一股不寻常的仓促与决绝。

母子二人相对无言,从对方眼中都读出了深深的困惑。沈静姝首先想到的是府中的账目,她唤来府中掌管财务的老管事方伯询问。方伯支支吾吾地透露,去年陆正宏曾为了“朝中一位故人”解困而支取了大笔银两。这些支出都笼统地记为“京中故旧急用”或“边防军需增补”,并未具体说明用途。

沈静姝又派心腹侍女锦屏去陆正宏在京中的旧友处打探消息,但大家都称与陆大都护书信往来如常,并未听闻他有何不妥。这些消息反而让沈静姝更加困惑。

就在陆云昭也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他调查发现,陆家金陵城中的几处产业近期被人低价洽谈盘售,声称是奉了陆大都护的,以备不时之需。沈静姝的心彻底沉了下去,她隐隐感觉到丈夫正在将她一步步引入一个精心编织的迷局。

数日后,锦屏又带来一条看似不相关的消息:她发现乌衣巷秦园近日重新修葺,住进了新人。那宅子原是前朝一位失势的府邸,后来几经易手。锦屏私下议论,那新人似乎与陆正宏有些渊源。沈静姝的心湖被这个消息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阵阵。

在整理书房时,沈静姝意外发现了一个紫檀木匣中的点翠凤钗。那凤钗工艺精巧,翠羽鲜亮,显然不是寻常人家所能拥有。她从未佩戴过此类华丽之物,凤钗从何而来?就在她心神不宁之际,又传来乌衣巷秦园新住进的女子佩戴了一枚与她母亲遗物极为相似的玉佩的消息。种种迹象让她的心中充满了不安和猜测。

沈静姝决定亲自去探个究竟。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她悄悄来到乌衣巷秦园附近,竟发现庭院中灯火通明,一个身着锦袍的男子正与一位年轻貌美的妇人以及两个孩童承欢膝下。那男子正是陆正宏!这一幕如同烈火灼心,让沈静姝几乎失去理智。但她自己保持冷静,需要更多的证据。

经过周密安排,沈静姝通过秦园中的小丫鬟盗出了证据。那些证据如山铁证般证实了她的猜想:陆正宏早在十年前就已与这苏巧儿暗通款曲,并陆续生下三个孩子。为了掩人耳目,他将苏巧儿和孩子秘密安置在金陵这处偏僻的秦园。所谓的边关告急、贬谪避祸,只是他想彻底摆脱发妻和私生子女另建家庭的伎俩。

手握如山铁证,沈静姝的心却如同被万千钢针穿刺般疼痛。三十余年的夫妻情分到头来只是一场欺骗与背叛。最终她将证据呈送御史台其夫陆正宏的行。此事震动朝野,御史台立刻受理此案并上奏天子。在铁证面前陆正宏无从抵赖其苦心经营多年的忠臣良将形象崩塌最终天子下旨严惩陆正宏革去流放岭南烟瘴之地其外室苏巧儿和私生子女也受到相应惩罚秦园也被查封荒芜

尘埃落定后沈静姝与陆正宏正式和离她拒绝了天子的抚恤与赏赐只求得一纸放妻书彻底斩断了与陆正宏的所有牵连她没有沉溺于过去的伤痛在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