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兔子别忘狗尾草,安全又营养,好吃得很!
萤火虫的约定(上)
雨滴敲打着教室的窗户,林小满正在用橡皮擦艰难地对付第七张数学试卷。铅笔灰像条条银河,纷纷扬扬地落在课桌的缝隙里。她望着窗外逐渐昏暗的天色,思绪飘远。爸爸总是提起他们小时候这时候已经在山间自由玩耍,这让她突然感到胸口沉闷。
随着广播中的“延时服务结束”,小满抓起书包冲向校门。在细雨中,路灯晕出温暖的光团。她走在台阶上,身旁伴随着奥数班、钢琴课的小伙伴以及邻居哥哥。
林远山站在香樟树下,撑着伞等待女儿。看着小满脚步深浅不一地踩过满地霓虹,他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的书包,那时只装两本书,却总被塞得满满的,装着从山间采的野果、河边捡的石头,还有用作业本叠的纸飞机。
“爸,明天机器人课要交……”小满话没说完,突然栽倒在地。在急诊室的灯光下,诊断书上的“睡眠不足”四个字犹如尖锐的铁钉,刺痛了林远山的心。他想起上周整理女儿书包时掉出的速效救心丸盒。
深夜,林远山翻出珍藏的铁盒。里面的玻璃弹珠在月光下闪耀着星河的光芒,那张褪色的三好学生奖状背后,还残留着粘着知了用的桃树胶。他听见女儿在隔壁啜泣,连说梦话都在背诵圆周率。
晨光初现,林远山做了一个决定。他撕碎了课外班的缴费单,将女儿书包里的练习册换成了《昆虫记》和放大镜。当小满惊恐地问“作业怎么办”时,他掏出自己小学时的铁皮铅笔盒,里面躺着一张泛黄的课程表——上面写满了自然与探索的课程。
第一场“家庭自然课”在城郊湿地展开。小满追逐着蜻蜓,举着捕虫网欢快地玩耍,笑声在湿地里回荡。当她的运动鞋陷进泥潭时,林远山教她用狗尾草编织兔子,手指间仿佛流淌着时光,传递着父辈的智慧。暮色四合,他们躺在草坡上看星星,小满突发感慨:“北斗七星就像老师批改作业的红钩子。”
每周的“社会探索日”,父女俩一起在菜市场游荡。小满跟着卖豆腐的阿婆学记账,发现数学的分数原来可以这样有趣;她在修车摊观察齿轮的转动,回家后用乐高搭建出会转的摩天轮。一次帮助环卫工时,她突然指着落叶堆说:“看!那是抛物线!”
中秋之夜,林家举办“月光读书会”。小满枕在父亲膝上读《城南旧事》,书香与旧书的霉味交织在一起。林远山想起儿时听评书的场景,那时萤火虫绕着说书人的烟袋飞舞。现在,女儿睫毛上闪着台灯的光,她突然问:“爸爸,你小时候真的能看到银河吗?”
深秋的转变悄然显现。小满的周记本里不再只有课堂的内容,而是开始记录与父亲一起探索自然的过程。最令班惊讶的是,这个曾经总在课堂上打瞌睡的女孩,现在能在科学课上完整复述蝉的蜕变过程——这是她和父亲三个黄昏的守候与观察的成果。
除夕前夜,林家进行年度“大扫除特训”。小满在擦窗时,发现对面楼上的男孩正是钢琴班总是第一的那个孩子。两只隔空相望的抹布同时画出了笑脸,水痕沿着玻璃蜿蜒成桥。
六年后的毕业典礼上,林小满作为学生代表展示了自制的生态瓶。瓶中游着从护城河拯救的小鱼,瓶身上缠绕着她与父同嫁接的常春藤。“感谢爸爸带我领略大自然的奇妙。”她感慨道。阳光穿透生态瓶的水流在礼堂地板上投下晃动的光斑,这阳光像极了那个雨夜急诊室的白炽灯光。
散场后父女俩走向学校后山寻找萤火虫的踪迹在那片暮色中点点绿光小满突然惊呼不已她的眼神充满着期待林远山也从包里拿出一只玻璃瓶把刚抓到的萤火虫放进去他们的目光交汇一起投向那只玻璃瓶瞬间被它的光所吸引映在双方眼中的也不只是这一片生机还有一种经历风雨时光温暖动人的深情与爱这场无声的交流和这场雨后一样穿越了时间的界限点亮了彼此的心田也照亮了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