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金和纯金哪个更保值?想搞清楚这两种金饰的保值秘密,其实并不难!
随着国际现货和期货黄金价格在2023年的尾声创下历史新高,国内珠宝品牌的金价也首次突破了625元/克。受汇率和地缘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黄金价格在过去一整年都在高位运行,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饰消费,但市场需求依旧旺盛。
接下来介绍几个国内珠宝品牌的系列:
老庙古韵金“富富有余”系列,周大生落日鎏金浮光系列,5G足金椭圆牌套系列,黄金上海金系列,老凤祥范-Fan系列流光折纸项链及耳饰,潮宏基5D硬金珠宝作品,明牌珠宝爱情拼图5D硬金吊坠,珠宝“追光”时尚硬足金系列,菜百首饰2023“东方花园”硬足金系列等。
最新的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1月,国内金银珠宝类零售总额达到了惊人的3024,同比增长了11.9%。仅前三季度的黄金消费量就高达835.07吨,同比增长了7.32%,其中黄金首饰消费占据了552.04吨。这一轮“淘金热”的背后,是日益年轻化的消费——抖音、小红书、唯品会等社交及电商平台上,年轻用户对于金饰产品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让我们回顾十年前,2013年因为金价下跌引发的“淘金热”使得晋升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并出现了创纪录的店铺数量和激烈的价格战。之后到2016年,市场需求缩减了三分之一。当时由于对产品设计的重视不足,金饰产品同质化严重,款式更新缓慢。很多本土金饰品牌虽然资本雄厚,但产品设计更依赖原料本身,欠缺人为的设计和工艺创新。
如今的市场则完全不同:硬足金和古法金的兴起,极大地丰富了金饰的种类;设计和制作工艺的革新,将时尚度和佩戴效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崇尚“悦己”和个性消费的年轻人成为市场的主力军。这种变革的速度,只有在亲身体验后才能深刻感受到。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3金饰零售市场洞察》指出,黄金饰品仍是珠宝零售的绝对主力。硬足金和古法金这两个新兴的品类表现尤为突出。在晋升为世界第一大黄金消费国的进程中,世界黄金协会在幕后做了大量的市场化引导工作。
该协会不直接参与产品销售,而是与上游的制造商及珠宝品牌和零售店合作,通过沟通和宣传产品理念吸引更多消费者。近年来,世界黄金协会启动了面向消费者的黄金投资与黄金首饰系列营销活动,重点介绍了硬足金和古法金的工艺特色及价值主张。
硬足金是经黄金硬化工艺制造的足金饰品,其维氏硬度值不低于60HV,解决了传统足金既重且软、容易变形和不适合镶嵌的问题。其制作工艺分为熔炼和电铸,前者用于制作业内俗称的5G黄金,后者以3D硬金和5D硬金为主。它们都具备硬度高、重量轻、亮泽感出众、佩戴舒适、款式多样等优点。
古法金则是围绕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建立的产品体系,其英文全称为Heritage Gold,由包括花丝、錾刻等在内的传统金银细金工艺制造,并集现代设计、传统文化内涵和砂状肌理等古代宫廷金饰特征于一体。硬足金和古法金的含金量都符合标准GB-11997的规定,兼具佩戴和保值的双重属性。
长期以来,国人对于黄金饰品存在着一种错觉,认为这种传统的材料,其制作工艺必然也沿袭传统。世界黄金协会在2022年举办的古法金饰品媒体交流品鉴会上强调了传统匠艺与现产加工技术的融合。近期世界黄金协会的“金创”之旅带领媒体探访了深圳金饰珠宝产业链上游,让人们亲眼见证了黄金饰品的现产加工体系。
市场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了一批专业化的生产批发商和珠宝品牌。过去对于它们存在认识误区,如今它们的技术和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金价走高也让珠宝行业不得不将重心转向设计而非以原料主导。国外没有现成的款式可借鉴,只得从自身的文化特色中挖掘,国潮风与古法金的结合形成了鲜明的特色。黄金饰品还兼有配饰和投资保值的双重属性,其金融属性优势也将进一步凸显。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足金首饰仍将是珠宝市场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