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劲儿一推,能让东西动起来,还能改变它的方向和速度。
【初中物理】力学常考知识点及易错知识点解析
一、力学基础知识点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 力的测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5.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惯性和力学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 惯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3. 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三、功和功率
1. 功的概念:功是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公式为W=Fs。
2. 功率: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为P=W/t。
四、机械效率
1. 有用功和额外功:有用功是对物体做的功,额外功是对动滑轮做的功等。
2.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五、压强
1. 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公式为p=F/S。
六、液体的压强
1. 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 液体压强规律: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
七、浮力的应用
1. 浮力的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公式为F浮 = G排。
2. 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所受浮力大于重力时上浮,等于重力时悬浮,小于重力时下沉。
八、最易误解的30个力学易错点解析
1. 认为平均速度是速度的平均值是错误的,平均速度应是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2. 误以为重力加速度g值是不变的,实际上g值与纬度和高度有关。
3.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4.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5. 误以为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摩擦力,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实际上摩擦力取决于接触面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6. 滑动摩擦力大小随速度的改变而改变是错误的,只取决于正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7.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不是力,物体保持原来匀速运动或静止的一种性质。
8. 物体被推不动时,推力等于摩擦力。
9. 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共线、同体。相互作用力则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压力与重力没有因果关系。压力是受力面积相互接触的部分产生的力,“受力面积”不一定就是物体的表面积。液体产生的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只有竖直向下的容器侧壁才需要考虑其对底部产生的压力大小与方向等。【初中物理】总结分享至此。可查阅物理大师app获取更多初中、高中知识和资料。等待您的“一键三连”,您的支持是小编不断更新的动力! 上文对力学的学习进行了详细解读和梳理,并附有常见易错点的解析,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