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特群里所有人超简单,教你快速精准找到他们!
我蹲在超市冷冻柜前,手指飞快地在手机上操作。微信群消息弹出:“酸奶买一送三,地点B2货架,赶快行动。”手指缝隙中还残留着昨天从超市顺来的洗衣液赠品标签,随着我的动作,这些标签轻轻落下。
冷冻柜的灯光下,促销员的笑脸犹如一块冻住的奶油蛋糕。我推着一辆空购物车靠近,手腕上的智能手表突然震动,我以为是防薅警报,心跳瞬间加速,看清屏幕后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是提醒我更换“羊毛号”的IP地址。
“您好,这款酸奶……”促销员的话还没说完,我已经掏出六张不同手机号注册的会员卡,手指在扫码器上犹如弹奏钢琴般灵活。当第三份赠品被放入购物车时,余光瞥见货架尽头的摄像头闪了两下。之前被拉黑的连锁店监控系统,应该也是这种型号。
晚上十点,房间里的台灯投长长的影子。我在电脑上整理今天的成果:23瓶临期牛奶、17包试用装卫生巾、9盒即将过期的维生素。屏幕右下角弹出新窗口,是神秘QQ群管理员的通知:“明早八点,某银行APP新户礼,需使用虚拟定位。”
键盘缝隙里卡着前几天超市的小票,积分兑换的大米刚好够吃。我吃着冷掉的饭团,看着银行卡余额从三位数跃升到四位数——这个月房租有了着落。回想起大学毕业时,HR询问职业规划,我笑着说想“灵活就业”,却没敢提及“羊毛”三个字。
凌晨三点,手机突然响起。某电商平台的风控系统升级,我精心养了三个月的账号禁。面对屏幕上的“异常操作”提示,我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窗外环卫工扫地的声音沙沙作响,我拿出备用手机,发现里面有二十七个未实名认证的号码,如同等待发芽的种子。
早上七点,我戴着鸭舌帽混入早高峰的地铁。旁边的女孩抱怨没抢到优惠券,我低头看袖口里的三部手机,正同时运行五个抢券软件。充电宝突然,仿佛一颗随时可能的微型。
走过写字楼时,玻璃幕墙映出我疲惫的脸庞。这里曾是我的工位,桌上摆放着仙人掌和马克杯。如今仙人掌早已枯萎,马克杯用来泡速溶咖啡。每个促销日的黎明前,我如同游牧追逐水草,追逐各大平台的漏洞。
在便利店加热饭团时,电视播放着“打击黑产”的新闻。主持人义正辞严的面孔被微波炉的光芒切割,我数着卡里的数字,想起父母总叮嘱我要找份“正经工作”。但当我用薅来的羊毛支付电费、医费时,那些被我拆解又巧妙组合的优惠规则,不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吗?
深夜回家路过垃圾站,看见有人在翻找促销传单。我递出多余的优惠券,那人抬头时,我发现他手腕上戴着和我同款的廉价电子表,表盘的裂痕中卡着半片优惠券的边角。我们默契地相视一笑,如同两只在废墟中交换火种的老鼠。
手机再次震动,新的优惠信息在屏幕上跳跃。我踩着满地的传单,身影被路灯拉长后切碎,融入这深夜里无数个在规则边缘为生计奔波的身影中。或许我们不是在薅羊毛,而是在这座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为自己编织一件薄薄的、带刺的保护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