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突然不能用了,是遇到什么情况了?
【起点学院】产品经理必修课:实战派产品总监手把手教你玩转产品注册与运营
在产品经理面试过程中,注册问题常常成为考察应聘者的重点。从某种程度上讲,注册模块是核心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检验应聘者基本功的试金石。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应聘者若能展现出“连线”思维,从整个产品的角度出发去设计功能,将极大地展现自己熟悉业务的优势。
所谓的“连线”思维,首先要思考为什么要设计注册功能,然后要理解这个功能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的位置,即这个功能之前是什么业务,之后又是什么业务。像、Pinterest等社交平台,用户需要“关注”才能充分展现内容,因此在注册后会推荐关注的人或内容,有的甚至会提示导系人等。
从目的出发,只有用户的身份被标识,我们才能建立用户体系,开展后续的业务,如用户的划分、针对性的运营活动以及产品迭代。面对新产品,用户往往不愿意注册,希望快速体验产品。而账号功能带来的便利性,如浏览记录、收藏等,可以让用户在产品上产生粘性,从而促使他们完成注册。电商产品可能不需要注册账号,只要提供寄货地址和联系方式即可。而通讯软件和社交软件则需要一个基本的身份进行社交。登录模块需要在“用户体系建立”、“用户惰性”和“注册带来的收益”之间找到平衡。
在了解了这些目的后,我们来探讨一册模块的设计问题。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运营目的和产品设计细节。
运营目的方面,注册行为对应几个关键指标:注册来源、注册转化率、流失页面。不同阶段运营关注的指标是不同的。初期关注注册来源的质量和注册转化的成功率;中期需要密切关注注册转化率指标和流失页面指标,适时调整策略;后期则更注重用户的留存和活跃度。运营中需要持续关注用户放弃注册的原因,对注册流程和流失页面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
产品设计细节方面,完成注册后应提供有趣、简洁的引导让用户了解如何玩转产品。遵循“从哪儿来回到哪儿去”的原则,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便捷。例如,用户在点赞后注册,应回到点赞页面并帮助用户完成点赞操作。注册模块作为公用模块,需要清晰地告知开发团队,不同情况册完后应跳转到什么页面,以展现产品经理思维的完整性,促进团队间的合作。
本文由白熊S(简书作者)撰写并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