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精华15句,让你瞬间醒悟社会真相!
《乌合之众:心理探究》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经典之作,该书于1895年首次出版。本书深入剖析了心理的普遍特征,从道德观、情感、想象力、信念等多个角度入手,探讨了行为的本质。当个人融入时,他们容易失去自我意识,在集体意志的驱使下变得盲目、冲动、且轻信,从而成为所谓的“乌合之众”。
1. 人一旦进入,智商便会明显降低。为了获得认同和归属感,人们往往愿意舍弃独立思考,以换取那份安全感。
2. 并不擅长逻辑推理,却常常急于行动。他们的行为往往只有两种极端——盲目崇拜或落井下石。
3. 我们常常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情感源自内心真实的声音。
4. 重复的观点会悄无声息地侵入我们的无意识深处,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动机。很多时候,我们会忘记这些观点的来源,对其深信不疑。
5. 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因此很容易被经不起推敲的观点所影响,这些观点往往能轻易获得广泛认同。
6. 在与理性的永恒冲突中,感情始终占据上风。
7. 当个人成为的一部分时,他们的行为往往不再受个人责任的约束,这时他们会展现出平时不为人知的一面。
8. 想要影响群众,最好的方法就是夸大其词、不断重复,并避免以理服人。
9. 我们以为自己行为都是有理由的、是理性的。但实际上,我们的很多日常行为都受到一些潜意识的驱使,这些潜意识我们往往无法察觉。
10. 有时,不真实的东西反而比真实的东西更接近真理。
11. 并不追求真理,他们会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如果谬误能吸引他们,他们宁愿崇拜谬误。谁能为他们制造幻觉,谁就能成为他们的;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
12. 数量在人类社会中总能产生强大的说服力。中的个人会感受到一种“正义”的力量,认为即正义,数量即道理。
13. 既能做出恶劣的行为,如放火,但也能表现出崇高的献身精神、牺牲精神和无私的行为,这些是个体难以做到的。
14. 与孤立的个体相比,失去了控制自身反应的能力。
15. 所有的都具有专横和偏执的共性。
16. 的情感无论好坏都表现得极为简单和夸张。
17. 历史事件只是人类思想变化的有形体现。这些事件令人难忘,但它们背后反映的是人类思想的变迁。
18. 科学为我们提供的只是真理或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可掌握的知识。它无法承诺和平或幸福,对我们的情感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