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火车盒饭价格揭秘,k字头火车盒饭怎么卖?
图⑤展示了80年代的餐车风貌。这是一张珍贵的资料图片。
图⑥记录了2017年铁路推出的送餐服务,由建拍摄。
图⑦展现了董泽刚的工作瞬间,由捕捉。
董泽刚,一个已经在客运列车上烹饪了38年的厨师。窗外风景流转,工作中的辛苦与欢乐历历在目,但让他更为感慨的是借助餐车窗口看到的生活发展与变迁。
回到1980年,董泽刚刚刚加入济南客运段,在厨师培训基地学习一年后,被安排在济宁至三棵树的列车上当炊事员。当时,旅客需要先去购票才能用餐;餐车提供的菜肴以木须肉、青椒肉丝为主,红烧肉盖浇饭特别受欢迎。菜品装在铝制饭盒里,列车员会推着小车到车厢售卖,吃完后再回收空饭盒。他最关心的是这一趟准备的“半扇猪”是否足够。烹饪环境艰苦,东北的低温使得冬天手上经常裂开口子,一沾水就疼痛难忍。
随着时代的变迁,董泽刚的工作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他成为了济南至深圳K1281次列车上的餐车厨师。那时,供应的大米饭量大,每天需要煮多锅,供应数百份盒饭。菜品相对单一,旅客们吃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常常供不应求。餐车使用的盒饭也升级为一次性塑料饭盒。
在充满怀旧色彩的绿皮火车上,董泽刚历经磨练。冬季寒冷,夏季酷热,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工作。炉灶需要烧煤,他不仅要负责烹饪,还要添煤。在狭窄的厨房里,他熟练地完成洗切炒炒一条龙。刚开始时,由于列车晃动,切菜经常切到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熟练,甚至能用菜刀切出匀称的土豆丝。他的颠勺技术也令人称赞,食材在炒勺里翻飞,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到了2000年,餐车的条件有了显著改善。电磁炉灶台、蒸箱和冰柜的配备使得工作环境大为改善。旅客的就餐环境也得到了提升,特色菜、夜宵的推出以及四格饭盒的改进都受到了旅客的欢迎。
近年来,铁路餐饮服务再次迎来了巨大的变革。G、D字头动车组列车的旅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预订餐食,甚至可以选择当地的特色小吃和特产。今年春运期间,铁路部门进一步升级了互联网订餐服务,让旅客的旅途更加便捷舒适。
董泽刚见证了这几十年来铁路餐饮服务的巨大变化。他说,现在的旅客更注重方便快捷,讲究荤素搭配和营养健康。至于价格,旅客们并不太在意,适中即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春运的味道也变得更加温暖和舒适。友和建记录了这一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