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不说再见,青春不散场,祝福未来光芒万丈!
潮新闻客户端的周益飞分享了他的经历
自从5月18日在“晚潮”栏目发表了两篇文章后,我每天清晨打开潮新闻时都充满了期待。当系统提示我获得首页推荐时,我首先想起我的高中老师王其伟的鼓励:“你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非常出色,你的文字就像刚出锅的菜一样鲜活。只要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能集结成书。”
正是这份鼓舞,让我敢于在这平台上挥洒笔墨,将生验转化为文字。
最近,我读了潮客阿荣老师的《同学会》,这使我想起了一个特殊的时刻。一个多月前,我参加了象山县定塘中学84届文科班的毕业40周年聚会。原本我并没有打算参加,因为我的内向性格和工作繁忙让我对此有些犹豫。同学们的热情邀请和家人的鼓励最终让我决定参加。
聚会那天下午1点,我下班后骑着电瓶车直奔会场。当我到达酒店门口时,我将车停在一个角落,一进门就被史月华和陈健丽两位女同学热情地迎接,他们的热情让我感到非常温暖。
多年未见,大家的容貌和身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开玩笑地称自己的肚子“怀了六甲”,如果不主动搭话,恐怕大家都认不出我了。
签到进场时,我特意找了我最熟悉的陈健丽。她和她的丈夫经常来我工作的饭店,尤其喜欢我们那里的外酥里嫩的椒盐排骨。
在聚会上,主持人郑凤姣和刘祖德一开口就惊艳了全场,他们的表现让我深感敬佩。老师的寄语充满了温暖和关怀,老班长黄秀良的发言充满了情感。当轮到恩欢分享他的近况时,他忽然哽咽失语,松武和惠英的安慰让他感到像兄妹一样的温暖。全场瞬间安静下来,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轮到我发言时,我分享了我们在定塘中学时期的早餐经历。那时候,我们的早餐总是固定的:一根油条配一碗酱油汤。回忆起那段时光,我仍然能够清晰地记得那些细节。油条的质地蔫软,酱油汤清澈透明。每当早锻炼结束后,我们总是争先恐后地排队等候,试图抢到那份美味的早餐。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细节仍然让我感到忍俊不禁。我对油条的偏爱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它成为了我时光中的味觉记忆。
聚会的下午4点,我因为工作的原因不得不提前离开。我不忍心打扰大家的气氛,于是找了个借口悄悄回到了工作岗位。这场同学会就像一篇未完的文章,藏着我们朴实的过往和绵长的情谊。或许有一天,我会把这些故事重新煮一煮,酿成“晚潮”里的新篇章。
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