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渔民的天堂!
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称“海带之乡”,这里有一位名叫董发财的年近七旬老人,名副其实地展现了如何凭借海带养殖发家致富。在过去的十年间,他的海带养殖年收入突飞猛进,从初时的十余万元,预计今年将突破四十万元。
连江县总面积达428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占据3112平方公里。这里,许多民众依靠海洋资源为生,以海为田,向海而生。董发财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来自著名的侨乡和海带养殖胜地连江县筱埕镇。他的父亲是海带养殖的先驱者,自小跟随父亲的他见证了连江海带养殖业的发展。
时值五月,正是海带采收季节。董发财凌晨两点起床,三点出海,驶向养殖区收割海带。连江县的海域阳光充足、营养丰富、温度适宜,为海带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当董发财驾船行驶近半个小时到达海带养殖区域时,天边已微微泛起曙光。
董发财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过去海带价值不高,主要停留在生产海带丝、海带结的粗加工阶段,产品附加值偏低。在丰收年份,养殖户甚至因为价格下滑而受损,优质海带也只能作为鲍鱼饲料。然而今年,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董发财站在船边,躬身拉起一根重约百斤的苗绳,上面附着的海带长得格外茁壮。他说:“一条苗绳上的海带如今可以卖到150元,相比过去大幅升值。”
在距离海带养殖区不远的岸上,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厂将海带加工成海带糕、海带酥、海带脆片等高附加值的休闲食品,利润大幅增长。该公司总经理邱碧香表示,连江海带品质上乘,需要通过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来提升价值。
这一切的成功,离不开连江县的大力支持和牵线搭桥。2015年,在福建官方的“院士八闽行”活动中,大连工业大学朱蓓薇院士团队的藻类深加工工艺技术被引入连江企业。朱院士团队为连江海带打造了一条精深加工的致富之路,使得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与当地渔民合作创建海带养殖基地,共同推动海带养殖业的发展。
如今,连江县的海带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据官方统计,2021年连江县养殖海带面积达9万多亩,产量达30.239万吨,产值高达25.7。今年,连江沿海渔民养殖的10万亩海带产量增长约30%,价格翻了一倍多,渔民收入有望翻番。董发财的故事正是这片繁荣景象的生动写照。 (完)来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