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冬天寒风呼啸,四季胎也能稳稳当当地跑,只要选对胎纹防滑性强,安全行驶没得说!


近期,受冷空气影响,全国气温普遍下降,部分地区降温幅度高达10至12℃。随着新一轮强冷空气的到来,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气温将持续下滑,降幅普遍达到6至10℃。接下来的一周,许多地区将迎来“冰冻”和“湿冷”的天气。

那么,何为冬季胎?

轮胎主要分为夏季胎、四季胎和冬季胎。夏季胎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轮胎,适用于气候温暖的地区。

四季胎则更多被用于越野车和SUV,其表面花纹较大、较深,在常温下的摩擦力表现优秀,能适应多种气候条件。

冬季胎则是专为低温气候条件设计。许多冬季胎上都会有雪花标志,它们拥有特殊的胎质和胎纹,采用胎面交叉Z形刀槽花纹技术,这不仅能提高在雪地和冰面的刹车性能,还能缩短低附着路面的刹车距离。目前,对于冬季胎的使用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

汽车轮胎有标准规格,根据不同的品牌车型,会匹配不同尺寸和类型的轮胎。我们日常家用车通常采用无内胎的子午线胎。这些轮胎的材料都具有特定功能,以满足车辆对牵引力、驾驶性能、路面情况等方面的需求。

那么,气温低、下雪了就要换冬季胎吗?实际上,相关标准将冬季轮胎细分为锯齿状面、雪地和防滑钉三种规格。我们通常所说的冬季轮胎是指锯齿状面轮胎,其材质比夏季轮胎更软,以降低温度对胎面的影响。

当夏季胎和四季胎在气温低于7℃时,橡胶会,轮胎的抓地力会大幅度降低,影响行车安全。而冬季轮胎由于质地柔软,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能保持较大的摩擦力,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是否需要在温度小于7℃时更换冬季胎?这并不一定,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在路面有积雪或结冰的情况下,更换冬季胎是明智的选择。但在气温低于7℃的干燥柏油路面上,使用冬季胎则不太适宜。

是否更换冬季胎不仅要考虑用车地区的温度,还需结合具体的用车环境。

使用冬季胎时,需要注意:由于冬季气温低,轮胎的气门嘴容易老化导致漏气,所以在行驶前要做好检查。超过4年的冬季轮胎,随着橡胶的老化,抓地性能会减弱,需要及时更换以确保驾驶安全。由于冬季轮胎质地较软,容易发生不规则磨损,减少摩擦面花纹,建议按时进行轮胎换位。在不使用冬季轮胎时,最好将其装配在轮毂上妥善保存。(本文部分素材参考了Y车评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