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地道的是啥意思,你真的了解吗?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闽南人,海蛎(又称蚵仔)是我们最熟悉的海产品。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一小碗海蛎拌点酱油烧煮,就能成为一道美味的下饭菜。若家中突然有客人来访,海蛎也是招待客人的佳品。煮一碗海蛎米粉粿,唇齿留香,令人回味无穷。在泉州晋江一带,著名的面线糊和卤面也只有搭配了海蛎,才能展现出其鲜美和正宗的味道。海蛎加上切碎的葱花青蒜,裹上地瓜淀粉煎制而成的海蛎煎(蚵仔煎),更是离家外出的闽南人思念家乡的味道。

多年前,我刚到加拿大温哥华不久,曾跟随先生的上海同学和其他一行5人,浩浩荡荡地前往温哥华岛游玩野营。其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去拉耐磨海滩捡生海蛎。

那是我第一次见识到如此大规模的海蛎,成片成片地躺在浅水滩上,让人轻松捡起。不同于我家乡沿海的小海蛎,这些海蛎个头更大,生长在礁石之外。据说这种大个头的海蛎在北美被称为蚝,其营养价值比普通海蛎更高。

也是在那次经历中,我第一次知道蚝可以生吃。上海同学和另一位北京同学都是吃生蚝的行家。他们熟练地剥开蚝壳,蘸上生抽和蒜蓉送入,三嚼两嚼便咽下。而我等三个来自海边的福建人,初尝生蚝时却犹豫不决。最终,我皱着眉头,闭上眼睛,尝试了一口。虽然觉得生蚝味道新鲜味美,但我仍更偏爱煮熟的海蛎煎。后来,我们生起篝火,将生蚝放在小锅里煮,再加上一点生抽,其鲜美丝毫不亚于生吃。

后来,我们搬到多伦多。看到超市里的生蚝价格昂贵,而且个头过大,不适合制作海蛎煎,因此尽管我对此十分渴望,也未曾购买。记忆中的海蛎煎味道,似乎离我越来越远。

大约十年前的一个夏天,多伦多华人社区举办美食节和美食一条街活动。我女儿在逛街时无意间发现一个摊位在卖海蛎煎。她知道这是我最喜欢的食物,便买了一份给我。尽管那海蛎煎味道尚可,但却难以找回正宗的口感,因为没有放葱蒜,而且用的是大块生蚝切成的小块。这启发了我:没有小个的海蛎,可以用大个的生蚝切成小块来制作海蛎煎。

一次购物时,我看到半磅重的盒装生蚝在打折,便毫不犹豫地购买了一盒。回家后将生蚝切成小块,加入鸡蛋、葱花、地瓜淀粉和生抽,放入油锅中煎制。久违的海蛎煎香味立刻弥漫整个屋子。虽然缺少青蒜的香味,但整道与家乡的海蛎煎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