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造楼机是谁发明的?揭秘这项黑科技背后的神秘推手!
杨浦滨江D塔楼核心筒成功封顶:全球互联网产业新标杆建设再获重大进展。该项目坐落在上海杨浦滨江南段核心区域的城市建设示范区之中,总建筑面积达到约23万平方米。这座由两栋塔楼和商业裙房组成的建筑群中,高达150米的D塔楼尤为引人注目。它将成为全球互联网产业生态创新示范基地,为上海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该项目充分利用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特别是超高层建筑施工智能装备集成平台,也被称为“空中造楼机”。新一代的“空中造楼机”具有高效化、人性化、智能化和轻量化等特点,能够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实现每五天完成一个结构层的快速建造。
项目从工程管控数字化、建造方式工业化和施工装备智能化三个维度进行创新。应用二十四项核心技术,打造智能建造工地。通过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高校紧作,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未来工地的新示范。
在施工装备智能化方面,除了空中造楼机的应用,项目还采用了智能施工升降机和建筑机器人。智能施工升降机无需专人操作,具有多种安全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而建筑机器人则在实际施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巡检机器人可以实时发出警示,运输机器人减少劳动力投入,混凝土收面机器人和实测实量机器人则大大提高了施工功效和工程质量。
在建造方式工业化方面,项目与智能设备生产商合作,建立总装焊接一体化工作站,实现钢结构装配焊接工序的无人化操作。项目还开展了机电模块生产,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和管道质量。
智慧工地平台与工厂数据联通,实现了物流配送管理和车货动态控制。工程管控数字化方面,项目全面应用BIM技术打造数字基座,通过BIM+AR应用创新,实现施工模拟、可视化交底和模实一致性查阅等功能。同时依托与高校合作的AI算法库搭设BIM+AI平台,实现工程建设进度的、巡检、安全和环境管理等智能化应用场景。此外还建立了数字指挥中心,实现各生产要素的数字化管控。
杨浦滨江项目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方式成为未来工地的新示范。它的成功建设不仅展示了上海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决心和能力,也为全球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