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找到了超多情侣记录恋爱天数的app,让你们的爱情更有仪式感!
日志是记录代码执行过程的重要工具,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分为系统日志和操作日志。本文将重点介绍操作日志,解析如何通过五个步骤设计出用户操作日志。
一、日志的基本概念
二、操作日志的详细解析
操作日志具体记录了“谁、何时、何地,对何物进行了何种操作,产生了何种变化”。一个完整的操作日志应包括以下信息:用户(操作人及账号)、操作时间、操作位置(业务菜单)、操作对象、操作类型以及变动值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业务场景记录其他信息,如操作页面、登录IP、设备信息等。
三、设计用户操作日志的五个步骤
1. 梳理操作列表:根据业务需求,列出需要记录的用户操作。
2. 梳理记录字段:明确针对每个操作需要记录的字段,如用户、操作时间、操作位置等。
3. 填充具体规则:为操作日志制定具体的展现规则,如何将操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出来。这需要根据业务需求的颗粒度来决定日志的记录内容。
4. 补充其他附属功能:如查询筛选、分页、排序、自定义显示列字段、下载以及自动清理等功能。
5. 完善原型和PRD: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完成产品原型和产品需求文档的设计。
四、附属功能的详细介绍
除了主要的操作日志记录功能,还可以设计其他附属功能来提高用户体验和效率。例如,提供查询筛选功能,方便用户查找;设计分页展示,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支持按操作时间排序,方便追踪操作记录;允许用户自定义显示列字段,满足个性化需求;提供下载功能,方便用户保存和备份操作日志;设置自动清理功能,避免无用日志占据存储空间。
本文介绍了日志的基本概念,重点解析了操作日志的设计过程,并通过五个步骤详细阐述了如何设计出用户操作日志。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其他附属功能的设计,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日志和操作用日志的设计过程。
本文作者 @产品乱弹 原创,首发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使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